在選調生的工作中,收獲了很多的東西,也感悟到寫作的重要性。怎么樣能夠寫好一篇優(yōu)秀的文稿呢?需要長期的積累養(yǎng)成的,主要是由三個方面的因素構成。下面是小編帶來的2018選調生工作心得體會:以三心踐行,快來看一看吧。
轉瞬間,成為選調生已有7年了。7年的時間,我從鄉(xiāng)鎮(zhèn)到縣直單位、市直單位學習,又再次回到鄉(xiāng)鎮(zhèn)。不同的單位有不同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和作風,讓我收獲很多,感觸很多。就拿寫文章來講,我真切地感受到真正寫得好的文稿,其實是長期積累“養(yǎng)”出來的、精雕細刻“改”出來的、認真研究“謀”出來的。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三點:
日積月累,堅持不懈的恒心
中央電視臺在2017年推出了一個大型文化情感類節(jié)目《朗讀者》,朗讀者播出后,引起了強烈社會返響,同時也引起了喜歡閱讀的人的強烈共鳴。董卿主持說:“很多人都覺得朗讀,那是學生時代的事情,或者說它只屬于一小部分人,但其實朗讀屬于我們每一個人。”確實,我之前對朗讀并沒有那么大的感觸,也不是一個特別喜歡大聲讀書的人,但有一件事讓我覺得特別印象深刻,那就是在我之前跟班學習的一個科室的科長每天堅持晨讀,這點讓我非常的欽佩。在后來的交流中才了解到,原來他已經養(yǎng)成了一種每天進行晨讀的習慣,因為這樣不僅是對知識的沉淀和積累,而且能夠鍛煉自己的語言表達和邏輯思維能力。我想,每一個人的成功都不是偶然,那些光鮮的背后,累積的是努力和勤奮!
精雕細刻,務出精品的匠心
有人說:“文章不厭百回改,越改才能越出彩”,也有人說:“文章不厭千遍改,精雕細琢佳作來”。確實,十分文章七分修改,沒有改不動、改不好的文字,只有不想改、不肯改、不會改的人。不管在哪個單位工作,每天都會與大量的文字打交道,從基礎性排版、標點符號的使用、錯別字的甄別、語句的錘煉再到文稿的修改等等。然而體會最深的,莫過于對文稿的修改。其中,次數(shù)最多的修改,是一篇100多字的編者按,在領導的指導下,修改了不下十次,在不斷地修改與對比中掌握編者按的寫作方法與技巧。這讓我真切感受到,不僅文字需要反復修改、仔細推敲、認真打磨,做任何一件事情都需要有一顆精雕細琢的匠心和精益求精的堅持。
調查研究,求索真知的初心
新形勢下,隨著信息刊物采編、報送層次的提高,上級黨委組織部對稿件質量、時效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他們更加注重采用調研型、問題型信息,這些信息的撰寫必須有情況、有分析、有建議,能反映深層次矛盾和問題。如何能進一步加強調查研究,向上級反映客觀存在的真實問題,是我們基層工作人員一直在探索研究的。有一句話說得特別好:“站在天安門上看問題,站在田埂上找感覺”,前半句講的就是要求我們時刻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提升政治站位,學會在領導的高度去思考所寫的工作。后半句,講的是要站穩(wěn)群眾立場,就要求我們深入基層,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這讓我深深地意識到,為避免脫離實際、紙上談兵,我們必須深入到基層一線探索問題、發(fā)現(xiàn)問題,才能撰寫出“有血有肉、有溫度”的稿子,在基層一線的我們不僅要有一張靚麗的“成績單”,更要注重問題的收集,將真實的情況向上級反饋。
于我而言,每一次學習都是我成長的重要經歷。我深知自己的寫作水平還有待提高,工作中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但我將繼續(xù)以“三心”踐行,珍惜每一次機會,不忘初心不負韶華!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