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黨員干部,要提升自身素養(yǎng),提高辦事能力,這需要我們參加培訓,加強自身各方面的能力。下面小編帶來的是參加黨員干部培訓學習心得體會。
2018年5月24日至28日,我與**集團同仁在**大學參加了黨員干部的培訓學習,《十九大會議精神解讀》《人工智能時代的媒體融合發(fā)展》《當前意識形態(tài)領域重要觀點》《憲法修正ABC與公民法治素養(yǎng)》《國學智慧與人文素養(yǎng)》《新媒體語境下的信息傳播和媒體融合》《融合時代的媒介策略》《新聞編寫的價值尺度》這8堂課,干貨滿滿,收獲累累,現(xiàn)將此次學習心得體會總結如下:
一個不要:不要重知識、輕習慣
“不要重知識,輕習慣”這幾個字是**省委黨校教授***在第一堂課《十九大會議精神解讀》上提到的一個觀點。這原本是涉及學校教育弊端的一句話:重智力,輕品格;重理工,輕人文;重知識,輕習慣;重言傳,輕身教。但走出校園進入職場,這句警醒依然有醍醐灌頂的功效。在我們日常的工作中,也存在著“重知識、輕能力,重業(yè)績、輕習慣”的不當現(xiàn)象,但恰恰是這樣的“忽略”,在某種程度上影響了我們事業(yè)的長遠發(fā)展。
拿我們眼下的工作為例,因為紙媒業(yè)態(tài)的斷崖式衰落,我們很多時候還停留在過去的思維模式中,沒有及時調整自己的工作方法和習慣,甚至倚仗自己多年累積的工作經驗和知識,不愿意輕易調轉方向,改變陳舊過時的工作習慣,但長此以往必然會影響工作的進步和發(fā)展。
通過這次培訓學習,我覺得首先最需要改變的就是把過去的“等、靠、守”的習慣改掉,接受、適應并開發(fā)、拓展融合狀態(tài)下的媒體發(fā)展新路數。
兩個擁有:有思想還要有質量
**大學傳媒與國際文化學院的教授、博士生導師**在《人工智能時代的媒體融合發(fā)展》這堂課里,談到眼下的新技術永遠層出不窮,但硬新聞和時事新聞仍然是最吸引眼球的內容。作為媒體人,我們深知在操作新聞報道時,并不能一味盲目地追求眼球效應,這時吳教授提到了要做“有思想有質量的娛樂”。
在現(xiàn)階段的媒體新聞紀律要求下,即使我所在的看似相對“茶余飯后”的文化娛樂新聞報道領域,也不能忽略意識形態(tài)的要求。最先要做到的就是遠離八卦消息,而要更多關注文化領域的人物和事件。
作為黨的新聞工作者,正確引導讀者的健康價值觀是媒體人的責任。哪怕是娛樂消息,也不應脫離有思想和有質量的內核。不要低估我們讀者的審美趣味,要相信有思想內涵和質量上乘的報道才能吸引高階層讀者群體。
三個解決:解決“怎么用”“誰來用”“用得好”的問題
現(xiàn)在媒體人每天張口閉口都在談媒體融合的話題,我們培訓的8堂課里有3堂課都以“融合”二字為題,但真正的融合除了是讓紙媒拓展到新媒體領域,還面臨著面對新媒體平臺“怎么用”“誰來用”“用得好”這3個問題。只有把這3個問題解決好了,才真正能從新媒體上受益。
**省委宣傳部副巡視員何啟明老師在《當前意識形態(tài)領域重要觀點》這堂課上,講到現(xiàn)在的中國成為世界強國靠三點:穩(wěn)定、高效、責任。我覺得這三個詞同樣適用于面對新媒體融合的媒體人。
紙媒要轉型、要融合,不是說過去的一切都拋開不要了,而恰恰需要把人才更好地穩(wěn)定住,把紙媒人原來的優(yōu)良工作作風,比如效率高和有責任感等長處充分利用起來,才能讓新媒體穩(wěn)定高速運轉開來。
在實際的工作中,多一些建議,少一些埋怨,發(fā)現(xiàn)問題積極解決,發(fā)現(xiàn)優(yōu)勢調動發(fā)揮,發(fā)現(xiàn)對策趕緊利用,發(fā)現(xiàn)規(guī)律上馬操作。無論是新舊媒體,認真工作的基本原則都無二致。
四個堅信:信仰、信念、信心、信任
無論是**工業(yè)大學法學院副院長李永紅的《憲法修正ABC與公民法治素養(yǎng)》、**大學人文學院教授計翔翔的《國學智慧與人文素養(yǎng)》,還是**大學傳媒與國際文化學院副教授汪凱的《新聞編寫的價值尺度》這些課程里,都會時不時地提到信仰、信念、信心、信任這樣的詞匯。
回歸到我們媒體人的工作當中,說穿了不過就是“思想上要始終清醒,政治上要始終堅定,作風上要始終務實”。對黨的新聞工作有信仰、對**集團的改革有信念、對新媒體融合有信心、對領導和同事有信任,這樣不愁我們的明天會更好。
五個建議:安全、創(chuàng)新、突破、人才、內容
1.安全:無論紙媒還是新媒體,首要前提是保證報道安全
無論是紙媒還是新媒體,我覺得“報道安全”都是第一位的。過去作為紙媒人,我們每個人心里都有一桿尺,出現(xiàn)紕漏的概率比較小。轉型到新媒體領域,也絕對不能麻痹大意,更不能掉以輕心。
從去年開始的自媒體清查,數十家甚至上百家大V被禁言和封號,就是血的教訓。網絡永遠不是法外之地,所以我們要從認識上高度重視意識形態(tài)的安全,時刻謹記新媒體也姓“黨”,堅持正能量是總要求。
2.創(chuàng)新:做大“指尖沈陽”這塊蛋糕
“指尖沈陽”這個APP光從名字上來看,既具有新媒體屬性又帶著官媒的地域性和權威性,與全國其他報紙類APP相比,首先就有吸引眼球的高關注度。
沈陽晚報、沈陽網報網融合,領導和同事全員合并發(fā)力,又有報紙和網站之前微博和微信的龐大粉絲群體打基礎,在編采人才、技術人才、用戶群體方面都有相當不錯的根基,“指尖沈陽”APP具有做強做大的得天獨厚的條件。
傳媒媒體APP市場在全國范圍內雖然已經遍地開花,但沈陽市場目前還是亟待發(fā)展壯大的一塊蛋糕,有龐大的客戶群體可以吸納。“指尖沈陽”正式上線之后隨時根據市場需求調整版塊,未來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都指日可待。
3.突破:發(fā)展短視頻板塊
人人都說“短視頻”是大趨勢,市場中的短視頻平臺玩家已多達100多個,快手、美拍、秒拍陸續(xù)登場,梨視頻和抖音的火爆已經家喻戶曉。但平臺多不是壞事,意味著這塊蛋糕大,我們完全可以從中分一杯羹。
和自媒體經常“不靠譜”、格調低下不一樣,我們官媒的短視頻可以做得“既有意思,又有意義”,因為很多資源的取得我們相比自媒體有天然的優(yōu)勢,我們要充分利用好這些優(yōu)勢。
從我們文化娛樂新聞領域來說,有一些發(fā)布會和采訪,自媒體是沒有采訪資格和渠道的。我們可以在常規(guī)的新聞采訪報道同時,拍攝短視頻放到我們的APP平臺,必然能吸引到更多年輕用戶,也增加中老年讀者和客戶的興趣和新鮮感。而同時加強與網友和粉絲的互動交流,增強我們與讀者和網友之間的黏合度。
4.人才:人才的培養(yǎng)和穩(wěn)定是事業(yè)發(fā)展的命脈
這次去浙大學習,了解到了浙報集團的員工結構,傳統(tǒng)媒體采編占五分之一,新媒體人員三分之一,技術人員在其中占比近五分之一。
目前在我們**集團這種新媒體崗位的轉型還未大面積展開。既然媒體融合轉型,就要打破原有的崗位分工,在保證人員隊伍穩(wěn)定的前提下,把適合新媒體新崗位的人員進行調整和培訓,盡快組建一支適應新媒體形態(tài)的新隊伍,發(fā)掘各個年齡層員工的潛力,調動全員的積極性。
即使保留在原崗位上,也要發(fā)揮多面手的能力,不能像過去那樣只做一個簡單的紙媒記者和編輯,而是要多方位掌握新媒體的新技術,適應融合發(fā)展的新方向。
人工智能、大數據分析和機器人這些新媒體技術的發(fā)展永遠是更新不斷的,因此不建議人員大換血,而是在現(xiàn)有基礎上更新大家的思維,開發(fā)大家的潛能,既注重人才的培養(yǎng),也要保證隊伍的穩(wěn)定。
5.內容:新老媒體如何轉型,內容永遠是王道
**新藍網總編輯錢黎明在《新媒體語境下的信息傳播和媒體融合》這堂課里講道:信息傳播重在提高吸睛力,只有吸睛才有可能吸金。但吸睛的最大法定,萬變不離信息的內容。只有把內容做好了,才能談到傳播。
我們做新聞出身的人,都知道新聞需要打動讀者而不是單純地告之信息,感受式傳播,沉浸式體驗,把故事講得直抵人心,這樣才能出爐一篇好新聞。無論是紙媒還是新媒體,只要能采寫出好新聞,就都是主流媒體。
而**大學傳媒與國際文化學院院長、教授韋路在《融合時代的媒介策略》里告訴我們,采寫新聞要開心和走心,枯燥、說教、苦大仇深是新媒體的天敵;最紅的文章,往往就是寫得最走心的文章。
不可否認,在這樣一個“由舊向新”的特殊轉型時期,我們面臨著由報刊讀者向多元用戶的轉變,由大眾化傳播向分眾化傳播的轉變,由提供單一新聞資訊向以新聞資訊為核心的綜合信息服務的轉變,而我們作為轉型中的融合媒體人,所要做的、所能做的,就是不怕變,主動變,變更好。
“未來不是告別,而是改變!”媒體融合之路剛剛開始,也斷斷不是通過幾堂課的學習就能迎來曙光和光明前景的,但我堅信只要我們選擇好方向,并為之堅持不懈地努力和前進,迎接我們的不是銷聲匿跡和黯然退場,而是一番新天新地。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