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量工作是每個公司、企業(yè)都有的工作,為了做好質量檢測,成立專門的部門去進行質量管理,你工作有什么感悟?下面小編帶來的是關于質量管理的幾點工作體會。
2016年入所至今,一直在技術規(guī)劃部質量管理小組工作,參與過新版官網、BPM業(yè)務系統(tǒng)等項目;工作兩年來,從執(zhí)行者逐漸走向一個管理者,每一次的角色轉變都讓我感觸頗深,每個階段的歷練都不斷促使我去思考,從而形成在質量領域一些理解和總結,下面就談談幾點工作體會。
1、分而治之,責任明確
任何項目都是由項目成員構成,要保證項目產出的質量,就需要管理好項目的參與者,及明確各參與者角色和責任,因此項目初期要明確成員間各自分工,明確項目做什么,要達到什么樣的目標,有了具體愿景,項目團隊各自分析為了達到此類目標應該怎么做,什么時候完成。特別是大型項目,項目參與人員角色多,有開發(fā)、需求、UI設計、測試以及環(huán)境管理人員等角色,更需要明確角色定義、劃分責任邊界,讓專業(yè)的人干專業(yè)的事情,一人擔任多個角色容易導致責任混亂,有問題定位不到個人,或者出現(xiàn)產出效果不佳,甚至出現(xiàn)個人成為項目瓶頸導致項目延遲。
對于質量管理來說,有了清晰的角色分類后,就需要對每個角色分配任務明確責任,特別是明確劃分每個角色的邊界職責,避免出現(xiàn)問題,邊界模糊、責任落實不到位,問題難以解決。這里最好遵循一個原則就是高內聚、低耦合,同一類型的工作給同一角色或者個人進行。如官網改版項目,在測試組內我們按照網站功能劃分為CMS(Content Management System)、全文檢索、行情、報表、信息披露等幾個小組,各小組間任務不交叉,但是小組內成員合力干好一件事情,且具體任務落實到個人,有問題可追蹤到個人,減少團隊任務較差避免重復勞動,提高工作效率同時保障系統(tǒng)質量。
2、交叉驗證,協(xié)同作戰(zhàn)
明確項目愿景和各自責任后,就需要考慮怎么做(策略),什么時候完成,從而擬定出一份測試計劃。這里涉及到一個常見的問題就是人員分工和協(xié)作,一個團隊里面有經驗尚淺也有經驗豐富的員工,因而制定策略過程中,還應考察測試成員相關情況,根據(jù)人員特點和成員能力層次結構來進行分工合作,完成任務保障質量是一個目標,另一方面也需要在項目中培養(yǎng)鍛煉新人,所以需要分配一些比較困難任務給年輕成員做,可能大家會擔憂新人能力不足,容易產生嚴重漏出,因此建議有個經驗豐富員工與之一組協(xié)同作戰(zhàn),以老帶新必不可少。此外,分配任務時經常會犯一個慣性思維就是“誰對功能比較熟悉讓他/她繼續(xù)做”,這樣一來學習成本低,二則做事效率高;雖然一個人在長期做一件事情效率會提高,但是人長期做同一件事情容易形成一些慣性思維和精神疲勞,可能導致項目出錯。為了降低人犯錯的概率,我們通過交叉測試方式彌補個人思維錯漏概率,重點功能交換三人或者更多人進行測試,在不停交換過程中使得測試路徑和測試思維覆蓋范圍更廣和全面。特別是到項目后期時,測試人員已經重復工作多次,容易產生懈怠情緒,安排新模塊進行交叉測試,不但能夠降低重復性工作的疲勞,而且還能用新鮮感來刺激測試人員投入工作。
3、巧妙使用文檔配合溝通
大項目中分工明確是好事,但也反應出另外一個痛點那就是溝通,團隊成員間分工越細致,溝通成本更越高。曾經參與一個項目,各類成員加起來近40人的團隊,成員辦公地點散落各地。面對面溝通效果雖好,但是成本很高,很多時候有些項目計劃和分工、需求變更、功能修改等信息只能通過辦公軟件進行溝通。但是溝通群里面每天幾百條信息,工作人員很難關注到每條信息,導致信息沒有傳遞到位。加上消息經常有變動,導致項目成員都難以確認哪個信息才是最終的版本。因此,每個小組指定一個接口人,使用任務分工文檔記錄計劃安排和進度,用跟蹤文檔記錄需求變更項跟蹤任務狀態(tài),使用變更日志記錄前后臺接口、功能變更點,凡有新增或修改就通知接口人傳達到組內,項目成員只需通過SVN等工具獲取最新文檔就知道最新任務和變更,這樣既可減少溝通對象,提高溝通效率,也方便對進度、變更進行跟蹤和管理。
4、合理控制流程
傳統(tǒng)大型項目都遵循瀑布型生命周期,但是傳統(tǒng)瀑布模型的每個下游階段在上游沒完成情況下處于等待模式,造成資源的浪費。比如需求階段時開發(fā)、測試沒有工作的輸入就無法談及輸出,或者各功能模塊間若存在緊耦合,會出現(xiàn)部分功能先完成、部分功能延遲現(xiàn)象,致使整個進度往后;且項目周期越長,缺陷和變更越往后修改成本越高。因此,為及時響應需求、減少團隊間功能耦合性和團隊間依賴關系,及時發(fā)現(xiàn)項目存在風險,官網項目實施階段使用2周一迭代開發(fā)的方式。
在項目實施過程中,有的是開發(fā)人員進行打包合并代碼,然后由運維人員部署上線。這樣做雖減少了項目過程,但是實際項目中經常出現(xiàn)上線前緊急需求變更以及代碼優(yōu)化,導致需求變更評估不足,開發(fā)影響范圍分析不到位,造成不必要的缺陷漏出。而且沒有嚴格代碼權限管控,容易導致上線版本和測試通過版本不是同一個,導致線上版本存在未知風險。因此安裝測試階段增加配置管理員角色形成如下圖所示項目過程,嚴格控制上線前代碼修改權限,對提交代碼進行提交日志審核和修改點說明,測試針對影響范圍進行重點回歸,驗證成功后配置管理員發(fā)出上線包,由運維人員部署上線。這樣就能排除一些未知修改而存在隱患,確保上線版本是經過嚴格質量把控,從而保障系統(tǒng)安全、穩(wěn)定運行。
質量管理的目的是減少缺陷,保障和提高項目交付質量。參與多個項目的經歷,讓我深入體會到合理的人員分工和有效的溝通對于有效提高系統(tǒng)交互質量,降低項目風險和成本具有重大意義。此外,經過實踐證明合理控制項目流程規(guī)范有助于提減少項目未知風險保障版本穩(wěn)定性,同時也提高做事效率。
5、創(chuàng)新驅動效率
在項目初期規(guī)劃我們系統(tǒng)涉及6大欄目細分共200多個子欄目共400多個頁面;由于在項目實施初期,受制于上游節(jié)點輸出,而項目交付期限不變,導致下游測試工期被壓縮,使得測試組質量管理團隊不得不改變測試策略和方法,確保系統(tǒng)質量前提下需要大幅提高工作效率。在保障質量前提下要提高效率就代表我們該走的流程規(guī)范和工序不能減少,唯一能夠改進的就是我們提高工作成果復用性,然而怎樣才能提高復用性呢?
首先,我們需要識別出項目有哪些共性,確保相同的任務只做一次或者盡量減少重復。經過觀察和分析,得出我們系統(tǒng)基本由報表、CMS(Content Management System)、信息披露落地服務、行情服務、全文檢索等5個基礎服務所支撐,這些功能以功能模塊的表現(xiàn)形式嵌套于不同頁面中,因此測試組采用組件化的測試思維,通過抽象方式把頁面功能模塊進行抽象,通過模塊的高內聚和模塊間的低耦合思維編寫測試需求和用例形成基礎組件測試用例庫。因此我們把整個官網的功能和頁面分為多個不同類型容器。頁面和組件間關系根據(jù)系統(tǒng)需求規(guī)格進行組裝,實現(xiàn)測試需求和用例拖拉拽的目標,從而提高模塊的復用性。特別是我們CMS這塊內容經過組件化測試思維,測試需求分析和用例的平均復用率基本在80%左右,組件相關功能測試效率提高50%以上。
我是一個小小的個體,生于技術口這個團體;千人同心,則得千人之力;萬人異心,則無一人之用。以上所有的內容都離不開“協(xié)作”二字,因有了各方的協(xié)作和努力,我們的工作才能有序推進,各項任務能夠順利完成。對于大伙的幫助和支持,只能鄭重地說句感謝;感謝陪我一起見證凌晨3點的深圳,一起扛過周末沒有空調的炎夏,都說我們是搬磚的碼農,但我們一步一個腳印,用沉穩(wěn)的步伐,踏上新的征程!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