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的黨建工作是不能忽略的,要不斷的宣傳,增強加教師們的責任心,做真正的教育者。下面是小編帶來的2018中小學基層黨建工作心得體會【4篇】,快來看一看吧。
1.
落實常規(guī)管理,黨建帶動育人
今天聆聽**教育廳基礎教育處**處長的報告,對**基礎教育改革發(fā)展有了更多的認識,也引發(fā)了一些思考。
有句話說得好“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一切;為了一切學生。”從羅處長的報告中,我也在思考,我們今天的一切工作,不就是為了每一個學生都能擁有一個輝煌的未來嗎?我們所做的一切,無非是為孩子未來的發(fā)展打下良好的基礎,使他們具備再發(fā)展所必須的基本素質。因此,我們考慮教育目標,實施教育計劃,都必須著眼于未來社會需要什么素質的人,觀念應超越現(xiàn)實,應有前瞻性。習近平總書記在9月10日召開的全國教育大會上也強調,“加強黨對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是辦好教育的根本保證。”學校的黨建工作做得好,直接影響著學校的辦學質量和學校的發(fā)展前景。我們必須堅持加強學校的常規(guī)管理,并落實到位,堅持立德樹人,強化師德師風建設、教育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管好學生的日常,我們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必須努力,積極探索,歷練一雙雙嬌嫩的翅膀,讓每個孩子都能在二十一世紀的天空中勇敢地飛翔。用好“黨建+”的工作模式,規(guī)范黨建工作,根據(jù)學校的實際情況,將黨建工作與學校中心工作相融合,更好地發(fā)揮黨組織領導的核心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以黨建帶群建、以黨建帶團建,以黨建工作帶動學校各項工作的開展、提高學校的辦學質量。
2.
黨建工作專題培訓有感
四天的培訓一晃而過,每一天,都有新的收獲和感悟!
研修期間不同課型的設計,講做結合,動靜結合,理論與實踐結合,能讓我們從多角度去學習和思考,一切感覺都恰到好處。作為一個黨總支書記,一個想法在我心中越來越明晰:一所學校想要長足發(fā)展,必須要通過黨建工作去引領學校的各項工作,通過“黨建+”的教育,才能凝聚學校的精氣神,把學生培養(yǎng)成為一個全面發(fā)展的人。
通過學習,我的幾點體會如下:
一、要用思想去引領學校的發(fā)展。
學校任何時候都要把黨建工作放在第一位,利用“黨建+”的工作方式去促進其他工作的開展。這兩年,我們學校能堅持組織全體教職工深入學習貫徹宣傳黨的十九大精神;繼續(xù)派出信念堅定、思想過硬的黨員作為精準扶貧(鄉(xiāng)村振興)的工作分隊長和工作隊員;深入開展主題黨日活動和“三聯(lián)系三示范”活動;多項舉措使全校上下自覺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師德師風上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也切實增強了我校教職工的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和看齊意識。
二、要用實際行動去帶動學校的發(fā)展。
學校要倡導黨員充分發(fā)揮傳、幫、帶的作用,黨員教師充分發(fā)揮教學工作中的先鋒模范作用,爭當教學帶頭人和業(yè)務骨干,成為教學一線的中堅力量和中流砥柱。我校之前通過黨員示范課、黨員先進班級、黨員優(yōu)質比賽、黨員教師工作坊等一系列的活動,帶動起其他老師工作的積極性,增強了老師們的責任心。今后還要繼續(xù)創(chuàng)新工作方式方法,讓我們的黨員能真正成為學校發(fā)展的中流砥柱。
三、要以不同課型去激活學校的發(fā)展。
在教育教學管理過程中要尊重學生個體差異性,因材施教,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我校能嚴格以《中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為標準,把規(guī)范學生的行為作為德育基礎工作的重點之一,讓學生通過活動來體驗和感悟。一直來,學校以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安全、感恩等為主題,組織開展了迎新晚會、學雷鋒活動月、“清明詩會”、教師專場晚會、五四青年節(jié)文藝晚會、運動會、書畫比賽、特長展示、感恩活動月、集體跑操等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通過一系列育人活動,引導學生培養(yǎng)興趣、增長知識、陶冶情操,培育特長,豐富了學生的課余生活。
抓好黨建促發(fā)展!在接下來的工作中,我要且行且思,做真正的教育者,辦真正適合學生的教育。
3.
新時代中小學黨建培訓心得體會
在這4天的學習中,不僅聆聽了曾院長的《新時代黨建總體要求與實踐路徑》《新時代中小學黨建現(xiàn)狀診斷分析與整體化建設》等課程,還實地參觀了**一中、**高中等學校的黨建展廳,并認真聆聽各校的經驗總結報告,作為一個最基層的黨務工作者,我深有感悟,同時在思想認識上有了極大的提高,也明確了自己今后黨建工作的方向和思路。
很長一段時間以來,我所在的學校確實存在著黨建與行政脫節(jié)的“兩張皮”的現(xiàn)象,學校黨支部沒能夠真正發(fā)揮領導作用。在今后工作中,黨支部將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貫穿學校教育教學全過程,努力健全黨支部機制,扎實推動學校黨的建設與學校的全面發(fā)展、全面進步緊密結合。
一、以黨建促德育,貫徹落實“立德樹人”的教育思想。
黨的十八大提出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培養(yǎng)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要求,學校黨支部要切實指導德育處加強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以黨建促團建,加強學生的理想教育,增強他們的共產主義信念,激勵他們爭做“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社會主義接班人和建設者。
二、以黨建促進教師隊伍的建設
切實發(fā)揮黨員教師的先鋒帶頭作用,以點帶面,激勵更多的非黨員教師見賢思齊,積極投入到教育教學工作中,并感受到黨的先進性,對黨組織產生向往之情,積極向黨組織靠攏,達成“把黨員培養(yǎng)成名師,把名師培養(yǎng)成黨員”的目標。
三、創(chuàng)建“黨建+歷史名人激勵”的品牌
學校所在鄉(xiāng)鎮(zhèn)近代出現(xiàn)了一文一武兩個歷史名人。文是指清嘉慶年間的大儒、教育家馮敏昌。馮敏昌不僅聰穎好學,投身教育,而且還是個著名的孝子,可以用他的事跡和詩文教育學生懂得感恩,努力學習,愛國愛家鄉(xiāng)。武是指為了推翻腐朽的清政府的統(tǒng)治,追隨孫中山,戎馬一生,孫中山去世后誓不附蔣的愛國將領黃明堂,可以激勵學生愛國熱情,努力練就本領,建設祖國,建設家鄉(xiāng)。
總之,新時代對黨建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每一位黨務工作者都要認真按照黨中央、習總書記的要求,貫徹落實好黨的每一項決策和要求,把黨建工作推向一個更高的臺階。
4.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2018年10月14日至10月19日,有幸來到**參加廣西教育廳組織的全區(qū)中小學黨建工作專題培訓班。經過幾天的聽報告和現(xiàn)場參觀,收獲很大,**黨建策略令耳目一新,讓我深深覺得: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一,這是一次主題很鮮明、效果很好的黨建工作培訓。黨的19大報告明確指出:黨的基層組織是確保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貫徹落實的基礎。探索加強中小學黨建整體化建設和提升黨組織負責人素養(yǎng)能力是新時代加強基層黨建工作所需破解的難題和重點。這一次黨建培訓,很明顯的特點就是為破解這一難題和重點而開設的。這次培訓既有理論學習,又安排現(xiàn)場觀摩;既有理論分析,又有創(chuàng)建路徑;既有理論研究,又有在崗研修。是一次最有實效性的黨建工作培訓。
二是出彩的**黨建策略為我們樹立很好的黨建典范。從黨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從嚴治黨”到十九大提出“黨政軍民學、東南西北中,黨管一切”黨建思想。地級**市教育局緊跟時代脈搏,提前謀劃,率先做好黨建頂層設計。確立2016年為黨建建設年,2017年為黨建質量提升年。從市到縣、從教育局到學校,全面推進,掀起黨建建設新高潮。各級各類學校結合親身優(yōu)勢,打造一校一品牌,杜絕千校一面。如**高中“五風”工程、**一中“135”工程丶**實驗高中“紅藍綠”工程等,讓我們感覺到這些學校是真抓實干的,讓人對黨建工作耳目一新,為我們學校黨建提供了樣板。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三是自治區(qū)教育廳推行的“黨建+”模式是我們抓好中小學黨建工作的有效路徑。學校與學校之間的差別不是資金缺少,也不是校園面積的大小,而是領導思想的差別,是思路的差別。成功不在于你能做多少事,而在于你能借多少人的力去做多少事。學會借力:借別人的力、借工具的力、借平臺的力、借系統(tǒng)的力。廣西師范學院的馬克思主義學院在曾令輝院長帶領下,打造的黨建課題組團隊,為全區(qū)中小學校黨建創(chuàng)建工作搭建了平臺,提供專家團隊,將為全區(qū)中小學黨建工作掀起新的高潮。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