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加入支教的學生或是老師心中都是有愛的,放棄優(yōu)越的生活物質(zhì)享受,去到貧困地區(qū)只為讓山區(qū)的孩子能得到好一點的教育,你寫好自己的個人總結(jié)了嗎?下面小編帶來的是2018暑期大學生支教個人工作總結(jié)。
出生、成長于城市,家人竭力給予最好的物質(zhì)與教育資源,并用心陪伴,因此我也未親眼見過貧窮,未體會過親人遠走的思念,更未走過孤獨的成長之路。帶著對祖國另一段的憧憬,對孩子們純真笑臉的期待以及對自己成長的渴望,八月中旬,我踏上了西行的綠皮火車,開始了為期兩周的廣西南寧隆安支教之旅。在這兩周中,我堅持以“做好本職工作,當好隊員助手”的標準要求自己,幸而因此收獲匪淺。
一、以改革思想備課,學因時而變
當大家都已忙完第一天的準備工作,又和孩子們彼此認識之后,我才抵達學校。因此第一晚的我,輾轉(zhuǎn)難以入眠。怕孩子們看我面生,怕我自己難以融入,也怕我的課程不被接受……但第二天起來后,聽見孩子歡快的笑聲,陪著他們嬉戲玩耍,看他們?yōu)槲覀円窌r回頭等待,我的憂慮漸漸退去。與此同時,我也盡力給隊員們當助教,讓孩子們都盡快認識我,一天下來成效顯著。
除此以外,還有課程令我煩心。本以為我準備的課程較難,但實際上孩子們知識水平略高于我的想象,接受能力也強,一節(jié)課下來我的內(nèi)容險些不足。這也更堅定我對后兩節(jié)課進行“改革”的想法。
“改革”一詞說來容易,做起來卻是難上加難。本以為教小孩子能夠胸有成竹的我,在難度設(shè)置上也著實糾結(jié)好久。是講一些普普通通的不會出錯的簡單知識,還是突破一下自己,也帶領(lǐng)孩子們挑戰(zhàn)一下難度呢?想起習總書記號召大家“將改革進行到底”的決心,想起“在新時代,中國人民將繼續(xù)自強不息、自我革新,堅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逢山開路,遇水架橋,敢于向頑瘴痼疾開刀,勇于突破利益固化藩籬,將改革進行到底”的改革思想,我最終也說服自己,挑戰(zhàn)一下,不為支教留遺憾。
短短兩節(jié)課的改動已經(jīng)令我輾轉(zhuǎn)反側(cè),也正是從這次改動中我體會到了國家在各項事業(yè)中推動改革所需要投入的巨大人力物力,需要平衡的復雜關(guān)系以及需要作出的種種艱難抉擇。雖然前兩天在茫然中度過,但有了思考也便不會度日如年,尤其是對改革開放的一些認知逐漸深入,改變了我之前的看法,也在一定程度上拓寬了我的思想深度。
二、以開放胸懷共處,展時代胸懷
有了孩子的認可與關(guān)心,我也很快度過了自己的迷茫期,漸入佳境。在接送孩子過程中我與更多的孩子們有了深入接觸和了解。支教15天中,我接觸最多的是上益村的李**和李**。兩人一動一靜,因此每日上放學路上有安靜時刻,也有快樂時分。
**恬靜,話不多但一般有問必應,說到感興趣的方面可能還會露出羞澀的微笑,支教后期得知她的父親將在家中短暫停留幾天,我們便前去為他們拍攝全家福。家中共三個子女,身為老大的**很懂得照顧弟弟妹妹,孝敬父母,也擁有著幸福的家庭。
與**相反,**則是家中最小,但多日聊下來,也覺得她是一個有思想有志向的孩子,她對讀書學習的尊重與渴望令人欣慰,也讓我會由衷祝愿她迎接自己的美好未來。
上益路雖遠,走習慣了卻也十分有趣。猶記豬圈犬舍前,小孩子護著我們怕狗隊員的成熟模樣;閑來逞能,在爬山路時為孩子讀完長故事之后我氣喘吁吁的模樣;夕陽余暉下,小孩子對我們說“土味情話”時小臉通紅的模樣;送完孩子后和隊友聽著音樂狂奔下山的模樣……淳樸的孩子們不會用太多方式表達她們對我們的喜歡,但每次遇到他們,手中總會多出幾顆龍眼、幾塊面包或是一只精心挑選的番石榴。不論食物味道如何數(shù)量多少,這份關(guān)心令我們感動不已。這一條彎彎山路不難走,卻也被無數(shù)的回憶填滿。
三、以實干精神工作,助團隊進步
支教中后期是最忙的時候,健康博物館、紅歌會、家訪和文藝匯演都或進行或準備,每天都有許多事情要處理。任務雖多,但有了細致分工與通力合作,繁忙的工作也進行的有條不紊。我是文案組成員,每次寫文案時都要結(jié)合推送形式調(diào)整語言風格、敘事節(jié)奏,學會因時而變,有時經(jīng)過隊長和組長審閱后發(fā)現(xiàn)不足之處還要不斷修改,直到滿意為止。在大家的努力下,推送的質(zhì)量越來越高,點擊率也不斷攀升,付出總算得到了回報。
除此之外,我還與另外三名同學一同負責健康博物館項目。面對缺時間、缺空間、缺人手等棘手問題,我們選擇擠時間、造空間、“借”人手等方法保障活動順利進行。我個人認為在這次活動中最突出的部分還是“改”,改條件不允許之處以便開展,改孩子不理解之處以便學習,改令人無聊之處以提興趣……負責流程安排的我也著實“顛三倒四”,對順序研究了一番。
最令我頭痛的是講解這一關(guān)。十一張大海報上是是一種并不雅觀的細菌與寄生蟲,學生看著驚呼可怕,連我在準備時也適應了許久。并且因為沒有相關(guān)的背景知識,我也只能到網(wǎng)上快速學習了解,以免講解時出差錯。所幸功夫不負有心人,我們認真準備敲定的知識講解學習和游戲最終都得到了孩子們的重視和喜愛,沒有什么是比看著孩子逐漸養(yǎng)成良好衛(wèi)生習慣更令人欣慰的了。我也終于認識到思變、求新、勇于改革的重要性。
四、以興邦精神思考,促國家發(fā)展
本以為會很漫長的兩周支教,在日出日落交替之間已走向尾聲。離別的氣氛早已蔓延,直到最后一日的文藝匯演,所有人都打起精神,展現(xiàn)自己最好的一面,可匯演過后的結(jié)營儀式,又是盛放之后的告別。我本以為我會流淚,因為實在有太多不舍,但真正到了那一刻,才發(fā)現(xiàn)所有遇見都是美好,所有的分別都是為了更好地重逢。
在最后幾天我也反思過自己這段支教旅程,開心與滿足必不會少,但不足之處也并非沒有。第三節(jié)課本想交由孩子們自主創(chuàng)作,但我自己卻也沒創(chuàng)作出規(guī)范的作品來。想起習近平在中央深改組第二十次會議上強調(diào)“既要掛帥,又要出征”,我這一行為,無疑是“只掛帥,不出征”,不僅難以教導學生,也說服不了自己,的確需要反省。只可惜支教無法重來,我只能在以后的學習工作中都注意這一點,逐漸改正。
支教與家訪中一些農(nóng)村問題也值得思考。改革開放四十年,許多中國家庭已經(jīng)富起來,在我們進入的興隆村,也會有家庭比少數(shù)城市家庭更為富有,可以說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上有很大進步。但對于教育的重視,對于與孩子相處的模式仍堪憂。許多家庭寧愿將錢花在修筑房屋、配置彩電上,也不愿為孩子讀書做長遠打算,也有許多家庭父母忙著生計,無暇關(guān)心孩子學業(yè),肯用心了解孩子讀書需求的家長少之又少。
與此同時,學校的教育質(zhì)量也有待進步。家訪中我們了解到興隆村小學的老師常年只出不進,沒有專業(yè)教英語的老師,只能由其他老師替代,更沒有音樂、舞蹈等課程。孩子、未來一代是國之棟梁,上述現(xiàn)狀本質(zhì)上不利于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jīng)濟建設(shè)、政治建設(shè)、文化建設(shè)、社會建設(shè)和生態(tài)文明建設(shè)“五位一體”的總體布局,也是改革開放進展尚不全面的象征。由此可見,我國若想真正實現(xiàn)“四個全面、五位一體”,仍任重而道遠。
針對此事,我認為國家仍應繼續(xù)致力于教育資源的平等化,城鄉(xiāng)孩子有水平一致的師資力量,才不會有過大的文化水平差異,才能推動文化建設(shè)發(fā)展。如推進“免費師范生”制度普及,與報考師范院校的部分山區(qū)貧困學生達成共識,國家為他們免除大學期間學雜費,與此同時他們畢業(yè)后也應回到生源地執(zhí)教,造福一方學子。
興隆村15天,帶給我這個“城市小孩”的不僅是一段山區(qū)生活,更有隊員之間的團結(jié)互助,淳樸村民的熱心照顧,天真孩子的簡單相處,以及難以忘懷的七彩之夢。正如我在面試進入支教隊時所說,支教并不是我們單方面帶給孩子們幫助,而是我們雙方相互成就,共同成長。感謝孩子們教會我溫柔,感謝他們帶給我愛。
來源:網(wǎng)絡(luò)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chǎn)生版權(quán)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