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節(jié)已經(jīng)過去了,大家是否還記得那天進行了什么活動嗎?今天小編給大家?guī)砹藭闳嗽瓌?chuàng)征文匯總(12篇),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篇一】
時光飛逝,一轉眼,自己已經(jīng)站到了四十五的風景里。愛美的我,常常會有顧影自憐的竊喜。在和家人、同事、朋友的相處中,我總是笑呵呵的,歌聲有時會不由自主地從嘴里哼唱出來,怪不得同事、朋友都常常對我說,從我的臉上讀出了我是個幸福的女人。
幸福是一種感覺,從這個角度上看,我確實是個幸福的女人。仔細想來,我的幸福有兩個牢固的支撐:一個是幸福的家庭,一個是和諧的團隊。
中國第一夫人彭麗媛曾坦言道: “家庭是女人的靠山,是平靜的港灣。”家庭對女人意味著生活的全部。我很慶幸,我有一個憐我、愛我的老媽,有一個知我、寵我的老公,有一個聰明懂事的女兒。
已經(jīng)87歲高齡的老媽從來不服老,堅持幫我做力所能及的家務活。她樂觀豁達的性情潛移默化影響著我,成就了我今天的生活信條“全力承擔你必須承擔的,盡力改變你可以改變的,開心接受你無法改變的。”
晚飯后,常陪老媽聊家常、看電視,于我也是幸福時光。老媽的經(jīng)典語錄,有時會讓我們笑得前俯后仰,事后想起又覺得回味無窮,意味深長。今天的年輕人,大多覺得和老年人很難相處?墒,在我們家,我和老公還真體會到了“家有一老,猶如一寶”的感覺。
我的婚姻經(jīng)過20多年的歲月洗禮,依然濃淡相宜、琴瑟和諧。老公還是那樣寬厚包容,善待著我這個溫婉獨立的小女人。工作上從不拖我后腿,他常說,有事才有業(yè)。每當我遇到困難時,他總是安慰我“方法總比困難多”,同時積極幫我想辦法。
在女兒眼中,我是獨立勇敢、知性優(yōu)雅的能干媽媽。也許是受我的影響,女兒從小就自己管理自己,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生活上、學習上從不讓我操心分神。但在心靈的溝通上,我們又是無話不談的知心朋友。
我所在的部門是清一色的娘子軍。俗話說,女人多的地方是非多,所謂“三個女人一臺戲”,可我們從沒有那些是是非非。作為“隊長”,我真誠、公正善待每個人、每件事,我懂得放大每個人的優(yōu)點和長處,讓大家能夠愉悅、有尊嚴地工作。“累并快樂著!”是我們這個團隊發(fā)自內心的感嘆。我們彼此欣賞,相互幫襯。我們耐心細致的工作態(tài)度、堅韌不撥的毅力合成了我們團隊的戰(zhàn)斗力。報社新聞報道的二次傳播、財政系統(tǒng)上下貫通的信息網(wǎng)的搭建、有聲有色的全國通訊員培訓、精彩紛呈的《市縣財經(jīng)》版面等得到了領導的肯定和財政系統(tǒng)的認可,2011年我們獲得了“財政部巾幗建功先進集體”榮譽稱號。
我把我的幸福說出來與大家分享。在我看來,幸福,既隱藏在自己身邊,又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讓我們用心去感受幸福,用行動去呵護幸福。其實,每個人都擁有自己的幸福,千萬不要在迷茫中讓幸福從自己身邊溜走,不然,怎么會有一句諺語:身在福中不知福。
【篇二】
上黨校學習期間結識了一個班的朋友,共40來位,這是我這幾年來最興奮的事了。在這些朋友中,小駱給我印象最好,我們的友誼也最深。她個子小巧、勻稱,長得像個中學生,年齡比我小約10歲,但她的智慧與真誠讓我感覺她是可以依賴的長者。她活像個快樂的天使來到我的生活中,從此帶給我快樂、欣慰和智慧。
我開博客是受她的影響。因為當看了她的博客后,有一種強烈的要跟她交流的愿望。她的很多感悟與其說是說給她自己的,不如說是專門說給我的。她讓我有相見恨晚的感覺。
跟小駱的第一次合作是我們小組寫簡報,那次我們全班去克勒溝鎮(zhèn)捐助希望小學,活動很成功,感受頗多,回來就連夜趕出文章。轉天就給了小駱,小駱改的地方都是我措辭特別為難的地兒,而她改過的幾個地方一下子使文章更加明朗好看了。我們的合作是絕配。那期簡報還得到了兩位部領導的批示,那可是黨校開天辟地的事。有了那一次就有了第二次我們寫北新建材考察記的合作。兩次合作下來讓我感覺寫文章是件非常愉快的事情。黨校結束了,我們又回到各自的崗位。以后只能與她在博客上交流了,F(xiàn)在看小駱的博客是每日生活中不可缺的內容。
在一次我們的交流中她談及了人為什么活著這個話題?這也許最能看出一個人的生活態(tài)度和生活情趣的話題。她說,人活著應該干自己愛干的事,才能快樂。這句活說的真好。我感覺到現(xiàn)在我還沒有干自己想做的事。所以要抓緊時間干自己喜歡干的事,否則白活了。
小駱平時喜歡寫寫東西,旅行時不忘拿上一本好書,所到景點最喜歡纏著導游講故事,精心的觀察、細心地體會,不是只顧照相的那種。因此外出調研一趟下來,她的感悟收獲最多。其實大家都在一起,為何她能感悟深刻,愛思考是關鍵,加上她筆頭勤,很多東西就留下來了。這是一個非常好的習慣。特別值得我學習。
通過她的言談能體會到她是個熱愛生活、熱愛孩子、愛老公的人。外出調研時,她常常給孩子打電話,關心孩子的學習、生活,想通過打電話彌補陪不了孩子的時光。
每次打電話,她的第一句話總是:孩子,你今天開心嗎?怎開呢?.....這話題就打開了,那話語足以把孩子的思念驅走,她是位好媽媽。與老公說話更是相敬如賓。能感覺到她對老公很佩服,無論人品還是事業(yè)。她孝敬公婆,是位懂事的兒媳.....?傊●樣心敲炊嘧屗淇斓囊蛩,與其說那是她的愉快因素,不如說這一切都是她事先播撒下的快樂的種子。
被彩虹圈過的人是幸運的,被活佛摸過頭頂?shù)娜艘彩切疫\的,兩者兼而有之呢,就更幸運啊。小駱就是這樣的雙料幸運之人,有這樣一位朋友也算是我的幸運吧。
我祝福她永遠快樂著!
【篇三】
記者——有多少孤獨的旅途,就有多少書香伴隨。
每一次出差,出門前總會隨手拿起一本書,塞進隨身的背包,在機場排隊的時候看,在火車上看,在一個人出差在外的夜晚看……那些零落的時光,因為書香的伴隨,而輕快與明媚了起來。
行走與對話是記者工作中兩個重要的內容。每天與不同領域的人對話,與不同工作的人對話,碼字時,字里行間,我們多么希望能更精確地表達采訪對象的風格,記錄這個世界某一個小小的變化。
從畢業(yè)加入到當時剛剛成立的《中國會計報》,至今已有近5年的時間。在這里,在這個女同事超過70%的集體里,奮斗與汗水似乎也有了不一樣的記憶。喜歡她們談起烹飪小技巧時的得意,喜歡她們偶爾嘰嘰喳喳的恣意,喜歡她們臨陣絕不退縮的堅定,喜歡她們遇事百折不撓的勇氣……
是的,當我們對待生活的心是美的,生活在生活中的人、工作在第一線的人又怎能不美。
大家常常在“擦肩而過”時交流,因為總有人正在路上,總有人剛剛歸來。作為記者,每一個人都是一支隊伍,不僅因為記者常常一個人在征途上,更因為每一個人都要具有獨自應付一場戰(zhàn)役的能力。只是在每一次“重逢”時,送上一聲簡單的問候,一句幽默的玩笑,還有將自己剛剛在旅途上讀的書,塞到正要出差的同事手上。而后,在漫漫征途之上,某一個被劃了線的句子,迎來同樣的微笑。思想,就在這樣一個人的時候,完成了交流與碰撞。
當然,常常有遇到挫折的時候,采訪多次遭拒、采訪點不夠充實、反復打磨一篇稿子仍不盡如意。這時,書就是我們的港灣,給你一刻休憩的時間。無論某一頁,翻開書,念念有詞——“有時候,人所需要的是真正的絕望。真正的絕望跟痛苦、悲傷沒有什么關系。它讓人心平氣和,讓你意識到你不能依靠別人,任何人,得到快樂。它讓你謙卑,因為所有別人能帶給你的,都成了驚喜。”
對話,與采訪對象對話,記者更需要與自己的對話,當“可求的只有你自己,你要俯下身去,朝著幽暗深處的自己伸出手去”,并在“被打得七零八落時,在上帝他老人家數(shù)到‘九’之前重新爬起來”。
而后,不知是一種怎樣的自然定律,整裝重發(fā),繼續(xù)努力,總有驚喜在前方等待著你。而無論經(jīng)歷過多少個這樣的時刻,再遇見一個好的選題、好的新聞,就像“再看到眼前的那個大海時,還是一樣興奮,歡天喜地地跳進去。”沉淀過后,在讀書筆記里,出現(xiàn)了這樣的話——“困難總是在所難免,而無論想與不想,成長與前進都是我們唯一的道路。請記得每一次挫折、每一次流淚、每一次嘆息,以及每一次重新起航、每一次奮勇直追、每一次的在所不惜……仔細聽,身體里拔節(jié)的聲響。”
又是一個周末,小宮在趕去湖北的路上;而那時,小惠正在河北玉田縣采訪會計檔案的標準化管理;小白雖在家里,卻為了下周朝花夕拾版面上有最精彩與濃縮的好文而流連在各大財經(jīng)網(wǎng)站。那個周末,或許《送你一顆子彈》,正在她,她,或者她的手上傳遞著,讀到那一句——“一個人要像一支隊伍,不氣餒,有召喚,愛自由”,不禁微笑,心有戚戚焉……
【篇四】
內在美和外在美哪個更重要?相信不同人會有不同的答案,也許男性和女性的回答也會不同。對于一個獨立的個體尚且如此,對于一個民族或一個社會乃至一個國家呢?相信答案是肯定的:內在美,而非美麗的外表。內涵對于一個整體而言永遠是最重要的核心。
一個國家,看媒體宣傳并不能代表全部,真正的現(xiàn)實是人民直面的,也是最接地氣的。人民的生活質量,直接決定著社會和國家的前途和發(fā)展。一個國家的奮斗目標,歸根到底是為了提高本國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這才是為人民服務型的國家。國家是為全體人民服務,而并非對某個特殊階層;其政權是能體現(xiàn)民意的,而非某個集團或幫派的意志或聲音。一個政黨的先進性,是它的生命之本。黨是由全體黨員組成的,黨的先進性最終要靠黨員的先進性來體現(xiàn)。
我參加工作已10年,還不是一名共產(chǎn)黨員,但這并不影響我對時事的關注和對祖國的熱愛。在黨的十八大召開之前,我鄭重遞交了我個人的入黨申請書,從此我開始了對共產(chǎn)主義理論的學習。
共產(chǎn)黨的先進性,是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為指導、以工人階級作基礎、以優(yōu)秀分子為成員、以民主集中制為組織原則所形成的。具體體現(xiàn)在黨的理想、宗旨和路線、綱領、方針、政策之中,體現(xiàn)在黨員和黨的干部的模范帶頭作用之中的一種特質。共產(chǎn)黨員在黨的領導下,立黨為公,執(zhí)政為民,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我們沒什么花架子,我們也沒有夸夸其談的虛假外表,我們只有一顆心,一顆美麗心靈。
當蔣敏得知女兒及家人的噩耗后依然戰(zhàn)斗在震后第一線,當最美女教師張麗莉推開自己學生的一瞬間,我想她們當時心里想的應該很簡單,沒什么轟轟烈烈驚天動地的大想法,只是單純的“做自己應該做的事”。崇高的心靈是純潔的,也是簡樸的,沒有華麗的辭藻,沒有奢侈品的外表。在這一刻,美麗的外表顯得那么多余,只有內在,只有心靈美,才是最重要也是最感人的真實。
十八大的勝利召開,將科學發(fā)展觀作為我們黨理論創(chuàng)新的最新成果,開辟了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發(fā)展新境界。中國吹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的嘹亮號角,凝聚起全國人民奮進的力量。大海航行靠舵手,黨和國家領導人指出了我們前進的新方向。“五位一體”的總體布局——經(jīng)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tài)文明建設,著眼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xiàn)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我們驕傲的生活在現(xiàn)代中國,我們以我們的國家為榮。
對于女性來說,美麗的外表很容易討人喜歡,但我覺得,美麗的心靈才是最重要的。我們可以“魔鬼外表天使心靈”,這樣的女性依舊很美。對于一個政黨和國家來說,美麗的心靈更是關鍵,無法想象如果一個當權者心里陰暗的可怕后果。愿每個人都幸福沐浴在陽光下,因為我們的心靈更加美麗!
【篇五】
書中的島指的是希臘的斯皮納龍格島。1903年該島成為麻風病隔離區(qū),島外的人視其為地獄,居住在島上的人被外面的世界歧視與遺棄,甚至多年后人們仍不愿提及這個小島。作者用平淡的文筆,通過伊蓮妮、瑪麗婭、安娜、索菲亞等四個女人的生死悲歡講述了在那個冰冷與恐怖的地方演繹的摯愛深情和對命運的抗爭。其中伊蓮妮、瑪麗婭給我的印象最深。
伊蓮妮是一位受人尊敬的教師,一個漁夫的妻子,兩個女兒的母親。她不幸被查出患了麻風病,一種在當時被認為丑陋與絕望的疾病。在女兒和學生的哭泣聲里,她被送往斯皮納龍格島。那個時候,那個孤寂的小島是一個沒有一點希望的小島,因為沒有藥、沒有文明而顯得尤為恐怖。
然而,生性樂觀的伊蓮妮面對這突如其來的災難并沒有一蹶不振,她沒有抱怨,沒有仇恨,也沒有自欺欺人。她是一個有著頑強信念的人,出于她對教育的熱情與認真,作為教師的她上島后立刻接管了島上的學校,教孩子們認字讀書。她并不認為到島上的人就是來等死的,特別是那些孩子,他們仍然有學習和了解這個世界的權力。她明白教育能讓他們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能讓他們過上有尊嚴的生活。她仍然保持對心中美好世界的憧憬,她定期給女兒們寫信,描述斯皮納龍格島上還算正常的生活;與丈夫一起坐在岸邊談心,享受難得的歡聚時刻。然而尚為不治之癥的麻風病使得伊蓮妮和許多人一樣過早地離開了這個世界。
瑪麗婭是伊蓮妮的小女兒,她美麗、善良、仁愛。媽媽離開后她在桀驁不馴的姐姐面前學會了忍讓,學會了理性。和媽媽一樣不幸的是那個可怕的疾病也纏上了她,這對她來說無異于晴天霹靂。因為麻風病未婚夫離她而去,甚至姐姐也疏遠著她,她同樣被送到那個沒有希望的小島上。
然而,她所看到的遠不是外界想象的那般陰森灰暗的“活死人之地”,島上的人不僅與自身的疾病抗爭,還為自已的生存權力與外面的世界作斗爭。她覺得這里好像是另外一個世界,她努力想讓自己像母親一樣堅強地生活下去。在醫(yī)生的關心以及朋友們的關愛下,瑪麗婭開始走出了最初那段悲觀絕望的日子,漸漸溶入到斯皮納龍格的生活中。在島上的日子,她利用自己所積累的草藥經(jīng)驗為人們治療了一些常見病。她重新審視她的那段初戀,她甚至慶幸因為麻風病讓自己及時地看清了當初的那個人。后來,她在島上收獲了真正的愛情。在醫(yī)生和病人的共同努力下,對麻風病的治療慢慢有了起色,越來越多的麻風病人得到康復和痊愈。一批批治愈的病人離開小島開始了新生活,這其中也包括瑪麗婭。
《島》帶給我的是積極的正能量,島上的人對于幾乎絕望的疾病,堅強的生存者,勇敢的活著,想盡一切辦法去竭力改變著自己的生活。我期待著世界上所有人都能夠過上美好的生活,然而當不可預知的傳染病來臨的時候,當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持續(xù)惡化吞噬我們生存空間的時候,我多么希望每個人都能為改善自己的生活方式去努力,而不只是等待某一天的來臨。
【篇六】
讀書是女性朋友精神健壯的有效途徑,是女性朋友身心健康的良師益友。
昔日的女性,生活在封建社會的舊中國,有重男輕女的風俗,男尊女卑的訓喻,深受“三綱五常”、“三從四德”等封建綱常倫理的思想束縛,不知蒙受了多少苦難,多少凌辱!她們被死死地壓在社會的最底層,沒有自由,沒有權利,沒有地位,更沒有讀書的權利,一直生活在黑暗的精神世界里。
世界婦女解放運動經(jīng)過100多年波瀾壯闊的奮斗歷程,同時,我國婦女解放運動取得了輝煌的成就。伴隨著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步伐,廣大婦女奮發(fā)進取,積極參與社會主義經(jīng)濟、政治、文化、社會和生態(tài)文明建設,取得了巨大的進步,女性朋友們才有了享受讀書、豐富精神世界的權利。
前蘇聯(lián)作家高爾基說:讀書愈多,精神就愈健壯而勇敢。
今日的女性朋友,書讀萬卷,志存高遠。她們有了崇高的理想就有了巨大的精神動力,有了遠大的理想就有了恒久的精神動力。她們發(fā)揚“自尊、自信、自立、自強”的精神,全面參與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在經(jīng)濟建設領域,充分發(fā)揮聰明才智,積極投身經(jīng)濟建設,充分展示了巾幗風采,為推動經(jīng)濟社會的發(fā)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在精神文明建設領域,廣大婦女以誠信為本,繼承優(yōu)良傳統(tǒng),弘揚時代精神,發(fā)展先進文化,扶危濟困、奉獻愛心,在社會公德、職業(yè)道德、家庭美德建設中作出了突出貢獻;在民主政治建設進程中,關心國家大事,關注社會變革,參與國家社會事務管理,同時清楚地認識到,我國還是一個發(fā)展中的國家,人均收入、綜合國力與發(fā)達國家相比,還有一定的距離,為中華之崛起是她們共同的理想。
今日的女性朋友,開卷有益,豐富人生。讀書具有濃郁的個性色彩。不論是為國事、天下事而憂,還是為私事、家事而慮,她們的情感思緒始終起伏在真實的世界里。盡管這生活遠非完滿如意,這情感也未必通往博大崇高,但她們對讀書傾注了一腔熱情,在自有黃金屋的書中尋找智慧、快樂和擔當。
今日的女性朋友,廣泛閱讀,提升境界。具有豐富的精神世界。外貌形象不再追求千百年傳統(tǒng)文化孕育的“標準化”的女性特征,不再是以老公、孩子為中心,不再只是生活在家庭的投影中。她們積極進取,巧用讀書使精神世界更加多元,在讀書中自我完善、自我抒發(fā),形成率性而為的高尚精神境界。
讀書,自古以來都顯示出濃烈的性別特征,那就是女性讀書同是為了中華之崛起、民族的強大,也是為了做一個好女兒、好妻子、好母親,更為了精神健壯!
【篇七】
人的一生離不開什么?相信很多人都會回答到:離不開物質、情感和精神,這也就驗證了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提出的需求層次理論,從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情感和歸屬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xiàn)的需求。自我實現(xiàn)的需要離不開對社會的認知和對知識的追求,讀書也就成為人們滿足精神需求的重要途徑。近日閱讀《毛澤東談讀書學習》一書,更使我深深地感到毛澤東的一生是偉大而杰出的一生,其卓越的才能和豐功偉績離不開“讀書”二字,讀是終其一生的讀,書是有字書和無字書。
毛澤東的一生暢游在書籍的海洋里,他是如何讀書呢?仔細閱讀全書,毛主席讀書學習的六項態(tài)度和方法值得我們學習借鑒。
立志——為人、為國人、為世界人。從少年時代起,毛澤東就立志探尋宇宙的大本大源,想讀盡天下書。他主張讀書學習要有崇高的理想和遠大的目標,認為為了尋求救國救民的真理,為了改造國家和社會而發(fā)奮學習才是求知的真正動力。
有恒——活到老,學到老。毛澤東在延安的一次演說中說,“如果再過10年我就死了,那我就一定要學9年359天。”他不僅這樣說,而且這樣做,在他心臟停止跳動的前8個小時,他還示意工作人員給他讀書,他的一生真正做到了嗜書如命,以書為伴,生命不息,讀書不止。
廣博——博覽群書。廣收博覽是毛澤東讀書的一個基本特點,從社會科學到自然科學,從西方社會科學名著到馬列主義著作,從古代作品到近人新作,哲學、宗教、政治、經(jīng)濟、軍事、文學、歷史、地理、自然科學、科學技術等11大類書籍以及各種報刊雜志,都在他的涉獵范圍。毛主席之所以能夠站得高一些,看得遠一些,戰(zhàn)略眼光寬廣一些,與他有淵博的學問和豐富的知識分不開。
思考——盡信書,不如無書。獨立思考、多思善疑是毛澤東讀書學習的顯著特點。他常說不要迷信書本,讀書不要盲從,要獨立思考。毛澤東讀書學習時總是習慣寫下自己的看法和思考所得,將書中的知識與書外的實踐聯(lián)系起來,形成自己的新思想、新觀念。
實踐——既讀有字之書,也讀無字之書。毛澤東讀書的最高境界是善讀“無字之書”。他反復強調:一個人光有書本知識是不行的,一定要投身到社會生活中去學習實際的知識,這是最豐富最生動的知識。他贊賞古人“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治學之道。為了踐行開門求學原則,他一生做了大量的社會調查,對中國社會各階級的歷史和現(xiàn)狀作出了科學分析。
應用——洋為中用,古為今用。毛澤東是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行家,他曾明確指出:“對于馬克思主義的理論,要能夠精通它、應用它,精通的目的全在于應用。”在中國革命和新中國建設中,他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來指導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實踐,使馬克思主義脫離了歐洲血統(tǒng),形成了毛澤東思想。
立志、有恒、廣博、思考、實踐、應用是毛澤東一生讀書生活的真實寫照,也是他成為一代偉人的智力支撐。毛主席雖然離開我們已經(jīng)有37個年頭了,但他勤奮讀書的高大形象,仍將影響和激勵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由他開創(chuàng)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還需要我們像接力賽跑一樣,接下去。
十八大報告對青年人提出了殷切希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是面向未來的事業(yè),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接續(xù)奮斗。”作為新時代的青年人,我們肩負著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任,要求我們必須要有堅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全面的綜合素質和較強的工作能力,以適應時代發(fā)展的要求,而這些都離不開讀書學習這一根本路徑。
因此,我們更應該向毛澤東學習讀書,在讀書方面多讀一些、讀深一些。養(yǎng)成愛學習、勤讀書的好習慣,真正把讀書學習當成一種生活態(tài)度、一種工作責任、一種精神追求,讓我們的一生也充滿書香,在不斷閱讀中尋找幸福人生的密碼。
【篇八】
在廣播的某個欄目中聽到主持人推薦《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理由是該書在《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上連續(xù)上榜近二十年。抱著揭開廬山真面目的心態(tài)閱讀了這本書,下面談談自己的感受。
自律在人的一生中尤為重要,一個人如果沒有自律就好像漁民沒有回港的燈塔,飛行員沒有了自己飛行的航線。自律如此的重要那他究竟是什么呢。所謂的自律就是以積極而主動的心態(tài),去解決人生痛苦的重要原則,主要包括四方面:推遲滿足感,承擔責任,尊重事實,保持平衡。要想一下子學會自律是不可能的,他需要人們一點一點的接近她,并且不斷得在生活中體會她,從而認識她的重要性方可學習她。
在人的一生中主要有兩件事情組成:遇見問題和解決問題。在人的本性中最突出的一個特點就是逃避困難,這是無可厚非的。因為這是由我們的惰性引起的。我認為這是無法避免的,只是成功者會將其該方面的缺點盡最大可能消除。那么我們?yōu)槭裁淳筒荒苣?埃爾德里?middot;克里佛說過:你不能解決問題,你就會成為問題。想必你也有同樣的感觸吧。
讀到推遲滿足感這一小節(jié)時,我想到了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先苦后甜。從小就聽爸媽,老師講“現(xiàn)在好好學習將來就有好的生活”,似乎我們每個人就是沖著這句話來到了大學。現(xiàn)在想起來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其實很多人都懂這個原理但只是不知他的專業(yè)名稱罷了。推遲滿足感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在里面,就是上面提到的遇見問題和解決問題。推遲滿足感就意味著你不能逃避問題和規(guī)避問題,而是一心一意的投入到怎樣解決問題上來,這樣就使你沒有閑暇時間來考慮問題給你帶來多大的痛苦,如此一石二鳥的方法為什么被那么多人所遺棄,而去選擇逃避問題帶來種種痛苦呢。要想使自己的心靈早點成熟那就學會推遲滿足感。
再者就是承擔責任,判斷一個人是否成熟最重要的一個指標就是學會承擔責任。對自己身邊的人和社會都要有承擔責任的勇氣,阿里巴巴的創(chuàng)始人馬云曾經(jīng)說過“一個沒有勇于承擔責任的企業(yè)是做不大的做不強的。”可見承擔責任在社會各行各業(yè)都顯得尤為重要。要恰如其分的去承擔責任,不能強迫自己將所有的責任一股腦地壓在自己身上,更不能推卸掉原本屬于自己的那一份。具體的做法還要我們在生活之中慢慢體會,生活會教會人們該如何解決這些問題的,至少我是這么認為的。
尊重事實也是自律的重要組成部分,偉大的毛主席是這么評價尊重事實“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并且這句話貫穿我國近六十年重要國策制定中,可見其作用一斑。尊重事實最早體現(xiàn)一個人誠實與否,現(xiàn)在上升到了一個人心靈是否成熟重要指標。無論在與同學交流還是到社會中打拼,是否尊重事實已經(jīng)是他人愿意與你交往,你能否勝任這份工作的重要考核內容。事實就是事實,沒有一個人證明他的真實與否,因為它是客觀存在的,不隨人的意識轉移而轉移。
保持平衡,意味著確立富有彈性的自我約束機制。生活中最恰當?shù)睦泳褪巧鷼,不會生氣的人會任人擺布,容易被人忽視。經(jīng)常生氣的會使別人感到厭煩,很難與你相處。這就應了易經(jīng)中非常重要的理論物極必反:世界萬物不能發(fā)展到極點否則就會向反方向發(fā)展。保持平衡就是他的另一種說法,保持平衡勢必有兩種作用力:一個是正面的一個是負面的,這兩個力此消彼長。這也告訴我們做人要圓通,該堅持的要堅持,該妥協(xié)的要妥協(xié),必須指出原則性的問題一定要堅持。
【篇九】
相信各位愛書的婦女姐妹們一定都有這樣的感受,讀書是我們人生成長歷程中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一本好書,就像是一位良師益友,它可以幫助我們增長知識,開闊視野,汲取營養(yǎng)。特別是那些經(jīng)典書籍,它們不但屬于歷史,而且可以超越歷史,我們不同的人、不同時代的人都可以從中得到心靈的滋養(yǎng)、思想的升華甚至靈魂的覺醒。感謝這次“書香三八—幸福中國,幸福女性”的征文活動,讓我們得以一起暢談讀書的體會,交流人生的感悟。在這里,我想和大家分享的是哲學家周國平所寫的一本散文集--《最合宜的位置》。之所以選擇這本書,是因為當我在閱讀書中作者關于人生、哲學、教育、情感等方面的理解和感悟時,感受到了一種從容的心態(tài)、寬廣的胸懷和理智的思考,帶給我很多啟發(fā)。
在開篇序言中,作者這樣寫到,“我們每一個人降生到這個世界上來,一定有一個對于自己最合宜的位置。然而,要找到這個位置,卻又殊不容易。環(huán)境的限制,命運的捉弄,都有可能阻礙我們走向這個位置。即使客觀上并不存在重大的困難,但是由于心智的糊涂和欲望的蒙蔽,我們仍有可能在遠離這個位置的地方徘徊乃至折騰。尤其在今天這個充滿誘惑的時代……。”當時在讀到這段話時,我不由想起了在大學時代的寫作課上,老師曾經(jīng)給我們出過這樣一道題目——《最熟悉的陌生人》,在這個命題作文中,我仔細篩選了身邊出現(xiàn)的各個人物和角色,最后發(fā)現(xiàn),在最熟悉和陌生這兩個命題之間,似乎只有自己才最符合這樣一種定位。課后,在和同學們交流時得知,很多人在經(jīng)過認真的思考后都得出了同樣的答案。
最熟悉與陌生,兩個截然相反的命題卻集中在自己的身上,究其原因,我想就是因為人們在很多時候并不能夠準確的認識自己、找準定位。特別是對于我們青年人來說,由于人生閱歷、社會經(jīng)驗都很欠缺,身處當今這個飛速發(fā)展的社會,很多現(xiàn)象、很多問題都在影響著我們,困擾著我們,這就導致了有些人在遇到困難或者誘惑時很容易迷失自己,做出錯誤的選擇,使人生變得浮躁、消極,甚至引發(fā)出嚴重的社會問題。在周國平的這本書里,關于人生定位有這樣一段思考和論述:“一個位置對于自己是否最合宜,應該去問自己的生命和靈魂,看他們是否感到快樂。從沙漠征戰(zhàn)歸來的人,勛章不能報償他,虧待也不會使他失落。一切從工作中感受到生命意義的人都是如此……。像托爾斯泰、愛因斯坦這樣的人,沒有得諾貝爾獎于他們何損,得了又能增加什么?只有那些內心沒有歡樂源泉的人,才會斤斤計較外在的得失,他們這樣做很可理解,因為倘若沒有這些,他們便一無所有。”
作者用這些睿智的語句想要告訴我們:人的一生,怎樣活的充實,活得有價值,其實完全取決于自己心中的信仰以及為之付出的努力和行動。由此,我想到了我們財政系統(tǒng)的老前輩和當代優(yōu)秀財政人的故事和感人事跡。從他們身上,我學習到了財政事業(yè)的歷史和風骨,更感受到他們對黨和國家的熱愛,對人民的濃厚情意。正是通過他們身上這些優(yōu)秀財政精神的沉淀、傳承和發(fā)揚,我們的財政事業(yè)才得以不斷發(fā)展壯大,為維護國家的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青春是美好的,沒有使命感的青春則是蒼白無力的。作為一名年輕的財政人,我們怎樣定位人生,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財政系統(tǒng)的前輩和楷模們用無私的付出和優(yōu)異的成績?yōu)槲覀儤淞⒘税駱。黨的十八大提出了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全國人民無不為之歡欣鼓舞。但同時我們清醒的看到,作為一個人口眾多區(qū)域發(fā)展不均衡的國家我們仍有很多亟待解決的問題難題,財政改革與發(fā)展任務艱巨、使命光榮。身為財政干部教育培訓工作者,我為自己能夠投身到這項為財政科學發(fā)展和財政干部健康成長服務的事業(yè)中倍感自豪,同時我更加知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作為普通一兵,自己要做的就是立足本職、勤奮學習、兢兢業(yè)業(yè),勇于創(chuàng)新,用優(yōu)異的工作成績?yōu)樨斦聵I(yè)添磚加瓦。我想,這就是自己人生最合宜的位置。
【篇十】
讀書,是一種探險,如探新大陸,如征新土壤;讀書,也是靈魂的壯游,隨時可發(fā)現(xiàn)名山巨川、古跡名勝、深林幽谷,奇花異卉。淡淡書香,能輕拂蒙塵的心靈,能安撫躁動的情緒,能充實空虛的靈魂。浩瀚書海之中,我們應該讀什么樣的書呢?中國有句古話:“取法其上,得乎其中。取法其中,得乎其下。”因此,經(jīng)典之作是值得我們花時間研讀的!读终Z堂代表作:談中西文化》一書正是匯集了林先生的部分經(jīng)典之作,經(jīng)受住時代的滌蕩,來到我們面前,叩擊我們的心靈,帶給我們正能量。
林語堂先生是一位享譽近代世界文壇的文學巨匠,既有扎實的中國古典文學功底,又有很高的英文造詣。他的一生都致力于中西文化的交流和融通,“兩腳踏中西文化,一心評宇宙文章”,林先生的這句詩恰好體現(xiàn)了他的文化情懷和態(tài)度。林先生淵博的知識和豐富的海外經(jīng)歷使他能站在世界文化一體的高度,不偏不倚地看待不同的文化,《談中西文化》一書共收集了林先生60篇文章,大多是閑談中西文化思想的小品文。這些帶著濃郁中西文化內涵的小品文里,涉及文化、藝術、政治、社會等等,細細讀來,發(fā)人深省,獲益良多。在這里我從兩點談談我的收獲——讀書和做事。
對于“讀書”這件事,林語堂先生的確很有發(fā)言權,他在《讀書的藝術》以及《論讀書》兩篇文章中闡述了他于“讀書”這個問題的觀點。他認為讀書是“雅事樂事”,“興味到時,拿起書本就讀,這才是真正的讀書”,那么,怎樣才能做好“讀書”這件事呢?我想我們需要做到三點:第一,讀書要有良好的心態(tài)。“借讀書之名,取利祿之實,不是讀書的本旨”,讀書的本意在于修身養(yǎng)性,增長見識,為了讀書而讀書,未免流于浮躁。當我們拿起一本書的時候,我們立刻走進一個不同的世界;如果那是一本好書,我們便立刻接觸到世界上一個最健談的人。這個談話者引導著我們前進,把我們帶到一個不同的國度或不同的時代,給我們展示出一個色彩斑斕的世界。自由地讀書,享受地讀書,不拘泥于時間、地點和身份,有閑暇就讀書,才能“開茅塞、除鄙見、得新知、廣見識、養(yǎng)性靈”。第二,讀書要有正確的方法。既要有有的放矢的精讀,也要有淺嘗輒止的泛讀。有的書,我們只需要知道書名、作者和內容梗概,找出有用的段落章節(jié)以備將來查找,有的書則需要我們仔細地讀,反復地讀,讀出不同的味道,讀出獨到的見解。讀書必求深入,因此讀書還要從感興趣書本入手,由讀一本書而不得不去繼續(xù)找相關的十幾本書來輔助研讀,甚至要到實踐中去體驗、感悟,這樣循序漸進,廣求博引,才能觸類旁通,梳理成自己的知識系統(tǒng)。第三,讀書要有膽識。這種膽識既是敢于質疑權威的勇氣,也是敢于自我反省的氣量。前者與毛澤東同志“存疑的學習”觀點一樣,讀書不能是人云亦云,不能是對權威無條件地臣服,不能拋棄自己的思想和觀點,遇到與作者不同的意見,能多思考多求證,力爭找出真理。若是自己的觀點有錯誤,我們也能虛心的接納,誠心的改正。這樣的讀書才能處處有自己的真知灼見,得一分見解,是一分學問,除一種俗見,算一分進步。
《談中西文化》這本書的扉頁,印著林語堂先生的這么一句話:“文章可幽默,作事須認真”。林先生把幽默看做一種文化心理,常常在灑脫詼諧的文字中閃現(xiàn)出智慧的光輝;做事上卻毫不馬虎,他秉承傳統(tǒng)文化中的腳踏實地,反對國民性中的“假大空”。書中一篇紀念孫中山先生的文章《論性急為中國人所惡》有一段話深深地震撼了我。他說:“中國今天何嘗沒有思想,沒有主義,然而,這所謂的主義是紙上的主義,思想也只是紙上的思想而已,為思想、主義而性急,為高尚理想而狂熱,為求思想主義轟轟烈烈地貫徹之人,則只有孫中山先生而已”。這句話正是對夸夸其談、形式主義的諷刺,也是對當前社會的警醒。林先生的觀點與前不久習近平主席提出的“空談誤國,實干興邦”的治國理政觀點不謀而合。剛剛勝利閉幕的黨的十八次全國大表大會,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斗目標有了新內容,站在民族復興的歷史節(jié)點上,我們的身后是波瀾壯闊、厚重滄桑的奮斗歷史,我們的面前是前所未有的復興曙光,此時此刻,我們距離強國富民的“中國夢”比任何時候都更接近,我深感我們這一代年輕人肩上責任重大,越是在這樣的時刻,越是要立足實際、腳踏實地。事業(yè)是干出來的,不是說出來的,實干精神是我們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注重落實是共產(chǎn)黨人的政治本色,我們要繼承前輩的優(yōu)良傳統(tǒng),腳踏實地的奮斗,扎扎實實的工作,勿忘昨天的苦難與輝煌,無愧今天的責任與使命,不負明天的夢想與追求,共同迎接一個燦爛輝煌的明天!
【十一】
“后來,我向父親求證,他一臉淡然,不緊不慢地說:‘更快更高更強,生活中無處不在’”。廣西的一位中學教師用這樣平實的文字講述著他當小販的父親,用自己大半生的歷練來解讀“奧運精神”的故事。翻開《我們家這十年》,61個故事都是如此的質樸尋常,卻又溫暖真摯,慢慢品讀,如沐清新微風,細密溫潤,潤物無聲,不經(jīng)意間就撥動了心底最柔軟的那根弦。這本書就像一幅素描,沒有堆疊的色彩和繁復的筆觸,干凈明朗,沉靜純粹。這本書是百姓的“生活照”,是“草根”的“紀實錄”,是人民的“幸福書”,充滿了“正能量”,特別地“接地氣”。“柴米油鹽”下積淀的是中華民族代代傳承的“生存密碼”和“精神DNA”,字里行間流淌的是這個偉大民族靜水深流的感人力量。
從2002年到2012年,有一個詞最集中地體現(xiàn)了共產(chǎn)黨人民利益至上的執(zhí)政追求,那就是“民生”。《我們家這十年》講述最真實的家庭故事,展現(xiàn)了以人為本、民生進一步得到保障和改善的黃金十年。翻開書頁,觸碰到的是平靜中隱含著對命運的堅忍,平淡中飽含著對生活的激情,平實中孕育著對明天的希望,是站在現(xiàn)實之中遙望美好未來、面對再大的艱難依舊積極向上的樂觀精神。讀《我們家這十年》,仿佛與這61個家庭一同回溯光陰的荏苒,歷經(jīng)生活的苦甜,體味幸福的甘醇。這本書以小視角承載大立意,從“感受十年、勤勉十年、感恩十年”三個層面展現(xiàn)家國進步。
10年歷程,家人一同感受。“感受十年”里記述了中國家庭見證、參與和感受十年發(fā)展與變遷的故事。其中有勞動果實和神州飛船一起發(fā)射的普通農(nóng)民;有非典期間和醫(yī)生丈夫一起堅守隔離病區(qū)的護士;有決心和“塑料袋”斗爭到底的“環(huán)保衛(wèi)士”;有從手持“板磚”大哥大到玩轉電腦的“潮人老爸”……他們告訴我,全民參與的歷史才是真正的歷史,全民共享的成果才是輝煌的成果。
10年幸福,全家共同奮斗。“勤勉十年”講述著中國家庭勤勉勞動、努力致富、追求幸福的故事。在這里,我看到勤儉的農(nóng)民父親用39本發(fā)黃的賬本,記錄著對生活的執(zhí)著和堅持;我看到中專畢業(yè)的哥哥在沿海賺取了第一桶金,隨后回到家鄉(xiāng)發(fā)展新型農(nóng)業(yè),帶領鄉(xiāng)親們共同致富;我看到白手起家的夫婦把家安在了城市中心,享受著自己“小確幸”……他們用心血和汗水澆灌出的“幸福之花”在陽光下迎風怒放,美不勝收。
10年感恩,愛在家國間傳遞。“感恩十年”收錄的則是最感動心靈的故事。在北川小戰(zhàn)士還來不及確認自己父母的安危,就永遠地倒在了救援第一線時;在工作人員把社保卡交到年邁母親的手上時;在殘疾棄兒在福利院備受關愛時;在不知名的老師為貧困學子到處奔走,申請國家助學貸款和生活補助時……我心疼他們的磨難風霜,更感慰從他們心中折射出的溫暖光芒。
合上書頁,我不禁回想起我家的“這十年”,我光榮地成為了一名共產(chǎn)黨員,有了堅定的理想和信念;從剛畢業(yè)的懵懂女生成長為一名奮斗在財政干教戰(zhàn)線上的年輕干部,有了渴望為之奉獻青春的事業(yè)和追求;在這個城市里抬頭能看到屬于自己的那扇窗,為人妻為人母。我和我的家人們健康積極地生活,在變化中感受、在艱難中感悟、在幸福中感動、在收獲中感恩,懷揣夢想和希望攜手前行,沐浴在如此溫暖的陽光下,低頭輕嗅腳下泥土的芬芳,用愛和勇氣印下了堅實的足跡。
孟子說:“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執(zhí)政黨的執(zhí)政理念和民生愿望,都可以從一個個“家”的需求的滿足和幸福感的提升上得到放大和體現(xiàn)。十八大對“民生改善”作了再動員、再部署,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十個更好”,字字句句都是對民生關切的積極回應,是為人民描繪的幸福生活圖景。這種回應,彰顯出一個執(zhí)政黨的為民宗旨和責任擔當;這種回應,吹響了時代的號角,敲擊出使命的鼓點,提醒我時刻把人民裝在心里,為財政干部教育事業(yè)貢獻己力,燃燒青春;這種回應,使我們滿懷信心讓“幸福”走進億萬個“我們家”,迎接一個又一個輝煌的十年。
【十二】
注重從歷史中汲取開拓前進的智慧和力量,是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和政治優(yōu)勢。近日,拜讀了金一南教授的《苦難輝煌》一書。書中再現(xiàn)了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中國社會錯綜復雜的歷史進程,細致描繪了老一輩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在極其困難的環(huán)境下,引導中國革命歷經(jīng)磨難挫折,最終走向輝煌勝利的歷史畫卷。這波瀾壯闊的歷史實踐,讀來讓人心潮澎湃,更用黨輝煌而曲折的革命和發(fā)展征程給予了我們無限的歷史借鑒和精神動力。
堅定的信念是黨領導我們從苦難走向輝煌的不竭動力。
“物質不滅,宇宙不滅,唯一能與蒼穹比闊的是精神”。中國革命從歷史的谷底蜿蜒而起,經(jīng)歷一次次的失敗和挫折,最終抵達輝煌的彼岸,關鍵正在于我們共產(chǎn)黨人共同擁有著一種堅定的信念。從南昌起義后的風雨飄搖到白色恐怖,從五次反圍剿到長征的艱難歷程,無數(shù)的血雨腥風,無數(shù)的艱難困苦,只有真正的共產(chǎn)黨人,憑著堅定不移的革命信念驅散恐懼,擊退悲觀,將革命的火種不斷傳遞下來。
堅定的信念,正是黨領導我們從苦難走向輝煌的不竭動力。我們黨正是靠著堅強的黨性和偉大的精神,鑄就了黨魂,創(chuàng)造了奇跡。時代發(fā)展,信仰不變。胡錦濤同志在十八大報告中強調,“要堅定理想信念,堅守共產(chǎn)黨人精神追求”。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我們更要把信仰作為一種傳承,一種堅守,始終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和共產(chǎn)主義遠大理想,矢志不移地不斷前行。
實事求是是黨領導我們從苦難走向輝煌的思想根基。
實事求是是我們黨的思想路線,也是我們黨全部理論的思想精髓。書中寫到:“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我們送來了馬列主義。送來了組織指導。甚至送來了部分經(jīng)費。但沒有送來武裝割據(jù),沒有送來農(nóng)村包圍城市,沒有送來槍桿子里面出政權。”沒有句句是真理,只有步步實事求是。指導中國革命的思想理論從哪里來?從中國共產(chǎn)黨人實事求是的理論勇氣和創(chuàng)新實踐中來。
中國革命和發(fā)展道路的平凡與偉大,正在于它從來不是被神化的計劃或預言,而是中國共產(chǎn)黨人在不屈不撓、百折不回的實踐中摸索出來的。從新民主主義革命到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從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到“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fā)展觀,根植于實事求是的沃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枝繁葉茂,充滿生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繁花似錦,越走越寬。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黨的十八大報告將科學發(fā)展觀確定為今后進一步堅持實事求是,做好各項工作的指導思想。我們要在科學發(fā)展觀的指導下,跟隨著黨高舉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向著“五位一體”的小康社會總體布局邁出更加堅實的步伐。
艱苦奮斗是黨領導我們從苦難走向輝煌的力量源泉。
在艱難中摸索著成長,中國共產(chǎn)黨人,正是憑著百折不回的堅韌品質,在革命的道路上取得了一個又一個的進步。
正如書中所寫到的:“你可以忘記工農(nóng)紅軍縱橫十一省區(qū),征程兩萬五千里,一路硝煙,一路戰(zhàn)火;可以忘記不盡的高山大河,狹道天險,國民黨數(shù)十萬大軍左跟右隨,圍追堵截;可以忘記革命內部的爭論與妥協(xié),彌合與分裂。但有一點你將永難忘懷:那就是長征所展現(xiàn)的足以照射千秋萬代的不死精神和非凡氣概。”這精神和氣概,是鼓舞中華民族不斷奮發(fā)進取,從苦難走向輝煌的力量源泉。
歷史雖已過去,精神卻將永承。面對黨的十八大吹響的新征程的號角,我們更應重讀黨的歷史,在黨從苦難走向輝煌的光輝歷程中汲取做好工作的勇氣、智慧和力量,始終堅定理想信念,堅持實事求是,保持艱苦奮斗,立足崗位,奮發(fā)有為,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中譜寫更加輝煌的歷史新篇章。
來源:網(wǎng)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chǎn)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