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山在許多人眼中都是十分神圣而又美麗的風景。下面就隨小編一起去閱讀描寫雪山的文章美文,相信能帶給大家啟發(fā)。
描寫雪山的文章美文一據(jù)洛桑說,看山要看緣分,看神山更需要加上運氣。有的游客在麗江看天氣,雨則不動,晴即前往,結(jié)果往往事與愿違,正確的想法是不要關(guān)心時間和天氣,而是要帶上一顆平常的心去看山。他說,曾經(jīng)有人試過長駐飛來寺半個月也沒有看到日照金山,苦苦的守著,就為了見見卡瓦格博,但還是一次次的失望,所以,能看到日照金山的人都是很有福氣的人。
他還跟我們說了兩個關(guān)于梅里雪山的真實故事。
現(xiàn)實中的卡瓦格博,有時的確令人不可思議,1986年7月,班禪大師前往朝拜卡瓦格博,當時山上云霧迷漫,卡瓦格博峰隱匿在云霧之中,蹤影皆無,此情此景,令跟隨大師的數(shù)千信徒,臉上都流露出一派茫然和失望。但是,當班禪大師將一缽圣水撒向天空時,突然,云開霧散,通體晶瑩的主峰展示在眾人面前,頓時,將眾多的信徒,嚇唬得撲翻在地,立馬瘋狂朝拜不已。
卡瓦格博是“雪山之神”,有“世界最美雪山”之譽,其攀登難度要超過珠穆朗瑪峰,迄今仍無人登頂。另外,卡瓦格博對日本人特別吝嗇,凡是有日本人進來,從來都是無功而返。在1991年1月,中日聯(lián)合登山隊的17名隊員就是從這里邁出了通往死亡的第一步。當梅里雪山用緩緩蠕動的明永冰川將隊員們的遺體送還時,已是7年以后的事情。也許正是因為這次重大的山難,才打破了神山亙古的寧靜。
2000年,一個宣言被通過,卡瓦格博峰是藏傳佛教的朝覲圣地,將永遠不允許被攀登,這才為人類保留了這片凈土,因而現(xiàn)在的梅里雪山是世界的雪山。他還說,其實在藏民心中卡瓦格博是雪山之神,絕不可攀登,哪怕是用一個手指,指向神山亦是不尊重之舉。
描寫雪山的文章美文二在去往神山背后的路上,看到了大批轉(zhuǎn)山客折返,他們警告我們,不要去了,神山背后全是冰雪,寸步難行。
一個困難,一個人對你說,你可能沒有感覺;10個人對你說,你還可以置若罔聞;可100個人對你說時,你可就有想法了。我沒有金剛之軀,也不會呼風喚雨,聽了很多這樣的話后,偶爾會犯嘀咕?梢幌氲缴裆降陌寥簧碜司驮谇懊妫矣职淹丝s的心猛地收起。為了給自己增添勇氣,我問兩個藏族兄弟:真有那么難嗎?你們在十月份沒有轉(zhuǎn)過山嗎?
兩個藏族兄弟見多識廣,摸了摸腦袋,想了一下,猶豫地說,應(yīng)該沒有那么難吧,十月份來轉(zhuǎn)山的人,應(yīng)該也有吧。好!我心里想,他們敢轉(zhuǎn),我就敢!轉(zhuǎn)到神山背后時,2007年的慘痛經(jīng)驗提醒我,要原地休息,第二天再轉(zhuǎn)。
睡前,我和上師與兩位藏族兄弟制訂了第二天的計劃,兩位藏族兄弟說,凌晨4點就要出發(fā)。
我大惑不解,為什么這么早?
藏族兄弟說,從這里到卓瑪拉山口都是冰雪,在冰上行走本來速度就慢,而且雪一般都有幾尺,甚至1米厚,夾雜在亂石當中。如果我們不能在上午11點翻過山口,冰雪那時就化了,下山那段路根本走不了,上一腳是雪,下一腳是石頭不說,很多地方看著是雪,踩上去就是個陷阱。
我當時對藏族兄弟的話理解很隨意,向來謹慎的上師說,還是聽他們的,咱們4點出發(fā)。
4點出發(fā),其實都晚了。由于當時太陽還沒出來,從神山背后的旅店到卓瑪拉山口,一片冰天雪地。走在冰上,重心稍不穩(wěn),就是一個趔趄。
大多數(shù)北方人都有在冰上走路的經(jīng)驗,那真是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的感覺,溫度又低,寒風如刀子一樣刺在臉上,每走一步,下一步都不知該怎么走。
因為有冰的緣故,平時3小時的路,我們走了6個小時,11點時,還未到山口。兩個藏族兄弟臉上呈現(xiàn)著焦急的神色,催促我們加快腳步。我不知道他們?yōu)槭裁催@么著急,跟他們解釋說,真的走不起來。慢慢地,我們被兩位藏族兄弟落下很遠。我們眼睜睜地看著他們的背影在山口消失,心里并沒有慌,只是莫名其妙為什么這么心急。直到我和上師快到山頂,腳下的冰冒出水來后,我才隱約感覺到,兩個藏族兄弟快步走的原因:冰已融化,如果你停下來,靜靜地聽,就能聽見冰下面有水在汩汩流淌。這時候還不走,很可能會有生命危險。到達山頂,向下看,一片銀色世界,我用腳試了下雪的硬度,一腳踩空,腰以下全都在雪里了。
上師吃了一驚,急忙來拽我,我在上師的幫助下,從里面爬了出來。
我站在山頂,俯瞰山下,狂風起來,吹起紛飛雪花,眼前白茫茫一片,不知道那兩個藏族兄弟在哪里,我終于徹底明白,他們最擔心的就是雪融化后,難以走出去。
我和上師對望了一眼,大家心照不宣:肯定要繼續(xù)走下去,無論前面是刀山火海,因為已經(jīng)到了這里,就沒有返回的道理。況且,返回的路比前行的路容易不到哪去。
這段下山的路,說用“走”,顯然不適合,我和上師幾乎就是“爬”過去的。一腳下去,“撲通”一聲,整個人掉進雪里,上師在后面站在石頭上,驚慌地喊:沒事吧?快,把手給我。
我把手伸給上師,上師用盡渾身力氣,把我拽到石頭上,我站穩(wěn)后,上師向前,一腳下去,整個人消失了一半。我也驚慌起來,去拽上師。就這樣,我和上師像是完成一個機械動作一樣,我把他從冰雪窟窿里拽出,他又把我從冰雪窟窿里拽出,到后來,連站的地方都沒有了,我們從冰雪窟窿里出來后,就用“爬”的方式前進。
這種方式提高了安全性,可速度明顯減慢,而且非常消耗體力。從凌晨4點到中午時分,我們什么都沒吃,所有吃的東西都在兩個藏族兄弟身上,渴了就吃雪,餓了,什么都沒有。我摸遍全身,奇跡出現(xiàn):摸出了一個小蘋果,是西藏當?shù)氐男√O果,特別瓷實,以我當時的狀況,這種小蘋果,我能一口氣吃掉10個。我先給上師,上師從嘴邊過了一下,放到我手中時,我發(fā)現(xiàn)蘋果毫發(fā)無損,再仔細看,才能看到如瓜子大的一塊咬痕。
上師說,你吃。
我的眼淚要流下來了,看著上師,輕輕地咬了一口。這個小蘋果,直到我們11個小時后下了山,還剩一半。雖然只是一個小蘋果,但在那時候它就是幸福和希望的源泉,舔一下,感覺像是在沙漠中遇到了甘泉一樣。那種甘甜的滋味過了半個小時,仍然會在嘴中回味。那時候,我們都需要靠它來維系生存的希望,同時我們又都舍不得去啃。就這樣,我們咬了很多次,它就像有了魔力,怎么吃都吃不完。
下山那段路,只有5公里,我們走了接近12小時,確切地說,是“爬”了12小時。那時天已完全黑下來,唯一能感覺到的就是耳邊狂風吹起的冷酷雪花和上師急促的呼吸。我們就像是一對落難的父子,互相攙扶著,緊緊依偎著,埋頭向前挪著如灌了鉛一樣的雙腿。
眼前無邊的黑暗帶來壓抑沉重的氣氛,我不知道要走到哪里去,要走多久,我知道前面還有很長的一段路,一想到這段路,一聽到狂風卷起冰雪的嘆息聲,我的絕望情緒頓生。我用了最大的意志力把這種情緒好不容易排除出去,可它很快又回來。
描寫雪山的文章美文三翻過重山,掠過冰川,漫步云端,云彩時常纏繞在身邊,這里的藍天總是如此的“不真實!币苍S,只有親身體會,方能感知這無以言表的奇妙。汽車在波峰浪谷中穿行,公路一直蜿蜒向上,一會兒被推上高高的峰頂,漸漸的,一會兒又滑向深深的峽谷,大山就像波濤一樣涌向天際。
進入藏區(qū)后,隨處可見的是經(jīng)幡,也稱“風馬旗”。色彩具備的風馬旗,不但有著許多的宗教含意,它還是一片片很有水平的藝術(shù)品。漫山遍野縱橫交錯的風馬旗,在獵獵山風中飛舞,組成無數(shù)的彩帶上下翻騰;還有用石塊疊成的一座座瑪尼堆,山間、路口、湖邊、江畔,幾乎隨處可見。瑪尼堆,是藏民刻在石頭上的追求、理想、感情和希望!
我們一路向西北挺進。
在奔子欄稍作休整后,繼續(xù)沿著公路穿越蔥蔥郁郁的原始森林,經(jīng)過6個小時的顛簸,終于到達白茫雪山自然保護區(qū)。這里是滇金絲猴的故鄉(xiāng),在公路兩邊是看不到的,但小松鼠卻時常見到,它們會以主人翁的身份在公路調(diào)皮的時而玩耍,時而起舞,像是在歡迎我們的來訪。在白茫雪山埡口的不遠處,有一座瑪尼堆的中上方有塊界碑,上面清楚的刻著海拔4292米高度的區(qū)界標志。這里是背包客們必定停下來狂按快門的地方,此時的我,已完全忘卻什么叫高原反應(yīng)了,也跟著人們一起用相機把這一切定格下來。因為我知道,站在這里,可能是你人生的又一個新的高點。
香格里拉,這里的景致真野!行走在那樣的空間,人被釋放了,除了背上的行囊,心靈能夠在此找到純凈安靜的地方安家。雖然并不信仰什么,只是為了那份秀麗和壯美,就足以令人驚嘆。條件確實很艱苦,但絕對不虛此行。
我迫不及待的對洛桑說:“快走吧,梅里雪山還等著我們呢!本吧绞敲匀,大家越是急著要趕往梅里雪山。司機洛桑卻并不著急:“告訴你們吧,十多天了,來了許許多多的驢友,沒有一個能看到梅里雪山的真面目。今天讓你們多看一眼白茫雪山,就是為了彌補明天你們可能造成的損失!薄鞍?怎么會?我們也看不到梅里雪山嗎?!”“那就看你們的心誠不誠了。我前不久接待過一名游客,他來了4次,每次不是風雨就是大霧。問他還來不來,他說:“肯定還會來,只要心誠,神山就會接納我!
但愿,我們不用接受卡瓦格博這么多的考驗吧。
汽車繼續(xù)迂回前行。梅里之行,我們的司機兼向?qū)Ф际怯陕迳X撠,他是一個經(jīng)驗豐富行走滇藏公路的康巴漢子。路上,每每談起梅里雪山,他總會有說不完、道不盡的話題。
來源:網(wǎng)絡(luò)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chǎn)生版權(quán)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