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朋友曾在半夜發(fā)來這樣一段話:
孤獨
夜深了
知了也倦了
疲乏的路燈,過路的行人
耳邊響起的
是吟游詩人無聲的哀嘆
我們生來就是孤獨
南京是孤獨的
南京的人們是孤獨的
深夜里撿水瓶的老伯
忙著收攤的小販
趕路回家的人
叫賣著西瓜的攤主
牽著手的學(xué)生以及
馬路牙子上趴著的貓
我們生來就是孤獨
在孤獨的南京,等一個孤獨的人
一下子就想起他一個人趴在陽臺苦苦抽著煙瑟瑟的背影,二十歲不到的人為何能夠如此的苦,是真的“苦”,還是用力的裝出來的,我始終無法真的了解他。
就像我始終無法真正的了解自己和你們。
201*年已經(jīng)是過去的事了,“喪”這個流行詞卻還沒有過去。不曉得什么時候開始“喪”成了一種很常見的狀態(tài)。家庭的變故會很喪,學(xué)習(xí)壓力大會很喪,社團之間意見不合會很喪,喜歡的人不喜歡自己也會很喪,一點點屁大的事總是能影響了自己一天的好情緒。找朋友出來吃頓火鍋喝幾杯酒哭了幾場好像也沒有任何緩解的效果。
我們問他們:“為什么不高興。”“因為沒有什么值得高興的”
是呀,我們活的似乎是“苦不堪言”。
我也更加懷疑,我們是真的很“苦”,還是用力裝出來的?
201*年的第一天,同學(xué)Y給我發(fā)了紅包上面寫著“忘掉不開心”
我回復(fù)道:“不開心的都丟在201*了,201*要開開心心的。”
收到的回復(fù)卻是“你這么厲害嗎?我可沒這個本事。”
一時又是語塞,再多的安慰好像都無濟于事。什么時候我們連“新年快樂”這樣的祝愿都摻雜著苦的味道了。
好像是長大了,開始嘗到一點點的苦了。
不想給你們灌雞湯,但是我是真的期望你們嘗到“苦”中的“甜”。
無論是真的“甜”,還是假裝很“甜”,它到底都是“甜的”。
說實話很羨慕那些真的在陽光下長大的男孩子女孩子們,他們身上的力量是發(fā)散的,很溫暖。他們的苦好像能夠自己轉(zhuǎn)化成甜。
可惜的是,你我可能都不是這樣的人。
真心期望你們的生活都像朋友圈里看到的那樣都是開開心心的,偶爾說說段子,偶爾分享幾部自己喜歡的電影,偶爾深夜發(fā)幾張美食的照片,偶爾又拿著相機出去走走停停,偶爾爆爆粗口也無所謂,偶爾去看一場偶像的演唱會,偶爾靜下心來泡圖書館,偶爾趕上下雪去打雪仗堆雪人告白也能夠,偶爾暗戀一個人......這一點一點的偶爾,其實都是我們生活中的“甜”。
生活很苦,但是沒有你們想象的“苦”。你所覺得“苦”,是在父母長輩老師學(xué)校朋友各種關(guān)心愛護保護我們的人,稀釋中才嘗到的千萬分之一。
你要學(xué)著吃點“苦”,以后的你走出校園的你,還要吃更多的“苦”。
但是別忘了再問生活借一點點“甜”。
那個半夜
我給朋友發(fā)來的話加了后半段:
南京的人不孤獨
市井小巷里,到處都是多彩的人生
撿水瓶的老伯回家后
喝上一碗老伴遞來的熱粥
收攤的小販數(shù)著一天的收獲
又多了幾塊零錢
趕路回家的人匆匆走過
只留下對家里的溫暖
馬路牙子上的貓半瞇著眼
想著明天該吃哪里的貓糧
賣瓜的攤主送出去甘甜
牽手的情侶滿臉笑意
我們生來就是孤獨
孤獨的等待著那個
讓你不孤獨的人
一切都沒有你想的那么孤獨
對了,再說一句。
這個朋友找到對象了,他就應(yīng)化“苦”為“甜”了吧。
來源:網(wǎng)絡(luò)整理 免責(zé)聲明:本文僅限學(xué)習(xí)分享,如產(chǎn)生版權(quán)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