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筆,亦稱雜文,是散文的一個分支,是議論文的一個變體,兼有議論和抒情兩種特性,通常篇幅短小,形式多樣,寫作者慣常用各種修辭手法曲折傳達自己的見解和情感,語言靈動,婉而多諷,是言禁未開之社會較為流行的一種文體。下面是小編為你帶來的教育隨筆寫什么 ,歡迎閱讀。
對于一線教師來說,不敢說每一節(jié)課都有體會最深的心得,但每天都要教學不同的內(nèi)容,面對不同的學生,只要我們善于發(fā)現(xiàn),做個有心人,隨筆的素材就有很多。我想,應該從以下幾方面著手實踐:如讀書筆記,如學生檔案記錄,如心靈感悟……
由于我們身在教育的第一線,在平時的教育教學中,自覺地融入了自己的智慧,常常教有所感,倘若能及時記錄下自己的教育心路,這對今后的教育教學無疑是有幫助的。
一、記教學得失。
每位教師都有一份屬于自己的“試驗田”,試驗成功與否,肯定會有所“悟”,總結(jié)得失,在下次教學中自然能揚長避短。
主要收獲在哪里抓住自己的成功之點,深入地想,好題材就這樣誕生了。
教學中的失誤是不可避免的。面對失誤我們應該冷靜地想一想:為什么會失誤?主要癥結(jié)在哪里?用什么方法彌補?應該吸取什么教訓……好題材又誕生了。
二、錄教學機智。
在教育教學中,根據(jù)學生情況隨機應變,有時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有位老師在講評作文時,本來先想表揚部分寫得好的,再批評那些寫得差的,看到學生那一雙雙充滿期望的眼神時,他臨時改變主意,選擇學生作文的精彩地方一一作了表揚,結(jié)果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學生們都認真地對作文作了精心的修改。第二天,許多傳神的字詞,優(yōu)美的句子和巧妙的構(gòu)思,已悄然出現(xiàn)在不同的本子上。還有家長高興地打來電話,說她的孩子回來之后,高興得不得了。沒用家里人催著做作業(yè),自己認真地將作文改了又改,再認真地譽寫好。而這個孩子原本就是老師準備批評的對象之一。表揚的力量可見一斑。
三、寫教育偶得。
教材是我們的教學依據(jù),但它不一定是完美的,只要我們深入而冷靜地研究思考,你也許會有新的認識或新的疑點,那么請及時把它寫下來。有所思,必有所得。如果你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做一個有心人的話,你會發(fā)現(xiàn)有許多有價值的東西。
四、記學習所悟。
平時,我們在閱讀書報時,常有所感,有所悟。記得有位老師看了《誰動了我的奶酪》想到了老師的“金飯碗”光芒不再,感到隨著對教師要求的不斷提高和生源的日漸減少,“末位下崗”已是不爭的事實。惟有不斷地提升自己,方能使“奶酪”永遠屬于自己,由此寫了篇文章《誰動了老師的奶酪》,發(fā)表在《教師之友》上。你也許會突然得到某種悟性與啟示,產(chǎn)生平時沒有想到的觀點,發(fā)現(xiàn)平時沒有注意到的材料。對此,我們要及時記錄下來。
很簡單,只要把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把身邊真實的世界移到自己的筆下,移到自己的手指間,移到自己的硬盤中即可,不必過分強調(diào)邏緝,不必十分講究文采,而是你自然感受的流淌,心靈的私語,智慧的沉淀。有些教師會說自己沒有時間寫東西,抑或是想起寫文章就頭痛,認為這是一件耗時耗力的事,其實不然。在我們和教師接觸的過程中,經(jīng)常會聽到教師講很多精彩的教育故事,把這些故事寫下來,從口頭的變成書面文字,就是很好的隨筆。
教育隨筆其特色就在一個“隨”字――隨便,隨時,隨手,隨心等。
隨手: 隨筆中涉及的往往是一些即時發(fā)生的事件和看到事件當時產(chǎn)生的想法,那種想法也有點火花閃動似的,所以需要及時捕捉,記錄下來。因為扔了一段時間之后,您對事件的記憶可能就不那么清晰了,故事就很難說得完整,思想的火花可能也消失不見了。所以要養(yǎng)成隨手寫的習慣。如果能堅持記教育日記,那么您會發(fā)現(xiàn)那其中有很多您可能已經(jīng)不太記得的事,但是在當時它是如何地讓您受到震動。
隨便:隨筆沒有什么格式的要求,不需要有什么論點論據(jù),文字也可長可短,如果用200字就能把您想說的話說清楚了,也不一定要湊到1000字。如果您沒想好這件事說明了什么,但是這件事卻讓您有所觸動,不說不快,您也不必硬憋著,要找什么理論做依托,您可以把事情寫出來,讓讀者自己去理解。
隨心:這里講的隨心有兩層意思,一是隨心所欲,沒有太多的限制;二是筆要隨腦。文章是筆寫出來的,但卻是大腦想出來的,所以隨筆是筆要隨腦。
隨筆要想寫好,必須有自己的獨到之處,或是切入一個事件的角度不同于以往,或是自己的觀點不同于常俗。這一切都需要我們有一雙善于發(fā)現(xiàn)的眼睛,有一個善于思考的大腦,所以工作之中要注意觀察。教師生活于學生之中,我們的工作對象是活生生的人,這就給我們提供了豐富的素材。每個孩子都是一本待讀的書,和孩子的每一次傾心的談話,都可以成為我們寫作的素材。工作之余要讀一點書,用心去思考一些新的教育理念的合理之處及與教育現(xiàn)實的結(jié)合點在哪里,所謂有正確的理念,才會有正確的眼光;有正確的眼光,才能有精彩的發(fā)現(xiàn)。
最重要一點是,要想寫好隨筆,關(guān)健還在于動筆,動筆寫了,才能有好的隨筆。
很多人說,要我反思一下教學沒問題,但要寫成一篇反思隨筆,則有了壓力。如果是你深思熟慮后的五句話也是好隨筆。
比如:今天的導入不夠理想,因為沒有引起學生的注意力,主要是選擇的素材太陳舊了,時間也用的太多了,今后我得改變。
這隨筆雖然是五句話,但發(fā)現(xiàn)了教學存在的問題,找到了問題的原因,并提醒自己要改變。而且這樣的隨筆對工作忙的教師來說,更符合實際。當然,我并不是說寫隨筆只用五句話,而是說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有話則長無話則短,有時間寫則長無時間寫則短。
有感而發(fā)是隨筆的主要特征。而發(fā)出的感想是否精華,則與教師的教學理念,知識結(jié)構(gòu),理論素養(yǎng),語言表達能力直接相關(guān)。
寫是一個人內(nèi)在素養(yǎng)的外化過程,要使外化質(zhì)量的提高必須有一個不斷內(nèi)化的過程。因此,學習是必要的,把他人的觀點、知識、方法內(nèi)化為自己的觀點、知識、方法,才能不斷地寫出令人耳目一新的好隨筆。
來源:網(wǎng)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chǎn)生版權(quán)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