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聽了一堂語文課,感觸頗深。就此,我談一點自己的體會:
首先給我一個較深印象導課新。通過“小火車”導入新課,既為學生提供了體驗的空間,又充分調(diào)動了學生主動參與意識。這節(jié)課至始至終是在“小火車”的帶領下前進的。這樣的設計,力求引人入勝,可使學生很快地入情入境,進行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
其次是教師鼓勵學生大膽地走上講臺,把講臺讓給學生,給學生提供了展示才華、表現(xiàn)自我的舞臺和機會。在課堂上,學生占據(jù)著講臺,讀了,悟了,說了,思維發(fā)展了,口語交際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鍛煉。教師呢,走下了講臺,站在了學生的中間。但,不經(jīng)意的三言兩語的點撥和引導,不僅能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感悟,而且也能使學生在豁然開朗中頓悟。就連在巡視時,老師也一邊主動參與小組的研究“你是用什么方法記住生字的”討論,一邊不時地為學生“出謀劃策”。還有在課的最后,教師有意識地強化學生對“猴子”的記憶,讓學生喜歡猴子,課件展示動物們想到的“可怕”景象:像猴子一樣生活在樹上!八枷肫返隆钡慕逃诓恢挥X中滲入到學生的頭腦中——多為他人著想,這樣才會受到歡迎。這是很有眼光的做法。
三是學生角色的轉(zhuǎn)變。把學生從專心聽講者變?yōu)橹鲃訁⑴c者。過去的教學,學生坐得端端正正,認認真真地聽老師講。本課通過有趣的表演,討論,爭辯等教學活動,使學生樂于參與教學活動,從中認知,明理,學生學得投入,教師教得輕松。教學相長,事半功倍。如:通過表演,深化體驗。讓學生表演課文中的角色,是一種更為深入的體驗。要表演,就得對課文進行再創(chuàng)造。一生表演完貓頭鷹,下面的“動物”議論紛紛。讓臺上臺下的小演員們發(fā)揮想象,當“貓頭鷹”作出這樣的決定時,動物是怎樣“議論紛紛”(詞的理解也就完成了)。以至后面的“歡呼”的理解,氣氛都十分活躍。
四是教師的教學設計也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教師在這節(jié)課的設計中打破了師說生聽,師讀生練,師問生答的課堂教學結構模式。通過引導學生表演,觀察,討論等形式,使課堂教學更形象,更生動,更高效。例如:教師設計的問題具有挑戰(zhàn)性,能激發(fā)學生入情入境,設身處地去思考該如何讀“貓頭鷹”、“袋鼠”的話,之后“動物們”的反應。激活了學生的想象和經(jīng)驗積累,進而使朗讀更加到位。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寓教于嬉,課堂教學戲劇化,表演與語言訓練和思維訓練有機地結合起來。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來源:網(wǎng)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chǎn)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