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德克巴萊影評精選(一):
《賽德克·巴萊》:生命的尊嚴與電影的尊嚴
舊年底的那當口,許多網(wǎng)站、期刊或其他媒體都在做著關于2012年電影的回顧與總結(jié)。無非是分析藝術(shù)與商業(yè)上的得失(當然聚焦于后者的無疑居多),有些個干脆排出一個榜單來。此間,也有一些朋友因本人平時看電影多,寫評論亦多,就催著看我的2012年電影的梳理品評文字。結(jié)果延誤于其他太多的瑣碎事情,加之自己的旅行計劃,也就只能一再作罷了。
過春節(jié)的那陣子,見到了一些老同學老朋友,聚會間聊起電影的話題,免不了又讓我推薦些電影給他們看看。這才靜下心來,細細閃回了去年看過的部部電影。就中國(華語)電影這一塊兒,還真是數(shù)量多多,質(zhì)量參差的。我在影院里,看了我所有想看的中國電影(即使很多“普通”國產(chǎn)電影的檔期實在是短的可憐),算是對國產(chǎn)電影的一種支持態(tài)度。若論起2012年最不應被錯過、也不應被遺忘的,TOP1的華語電影,我會毫不猶豫的投給來自中國臺灣地區(qū)的英雄史詩(民族史詩)大片《賽德克·巴萊》。
實話說,在影片還沒有公映之前,看到相關的介紹就已經(jīng)十分充滿期盼了。只是期盼了許久許久,影片才得以修改壓縮在國內(nèi)“低調(diào)”上映(內(nèi)地對本片的宣傳由于找不到適宜的賣點加以廣而告之,致使很多普通觀眾根本不明白本片為何物。T谟霸豪铮疫看到了一些年齡較長的觀眾,證明了該片題材(并非內(nèi)地觀眾認為的一般好處上的“抗日”或“主旋律”題材)對各年齡層的影響力拓展。
相較于網(wǎng)絡上能夠看到的四個多小時的版本,影院里公映的兩個多小時的版本,去除了一些過于刺激觀眾視覺感受的血腥鏡頭。當然,這些鏡頭在那個“冷兵器”時代(對原住民是如此),其實這也是真實的,不可避免的。影片中很多場景拍攝起來是極其艱難的(山區(qū)與雨林),那惡劣自然環(huán)境中衣不蔽體的演員還要自由的狂奔與激烈的戰(zhàn)斗。而單單是影片所營造出來的真實的影像質(zhì)感就實屬不易中的不易了。既然導演是如此執(zhí)著苦心的知難而上,那么我們也就很能夠去想象和理解導演從四個多小時版本剪輯壓縮時的不忍。所幸的是,剪輯過的內(nèi)地公映版本在敘事上面會更加流暢與緊湊一些,并不影響觀眾對影片資料的理解。
當你認真安靜的觀賞完整部影片,你簡直無法相信,如此充滿陽剛氣質(zhì)與生命血性的英雄史詩力作,竟然出自一個看上去那么文質(zhì)彬彬談吐淡定的儒生——他的名字叫做“魏德圣”。
不管是禮貌與蒙昧,作為人本身,其愛恨的自由、活著的尊嚴問題是一樣的。本人極不認同某些觀眾,用當代人的眼光直白批判片中主人公的愚昧與野蠻,并由此徹底推翻全片的價值取向。沒有相對客觀的認知,這種擺脫語境(歷史的或政治的)的批評甚至否定,既是對自己的不夠尊重,也是對他們(影片中的人物)的不公。他們確實也一樣,如果不能尊嚴的活著,寧可選取死去。在森林深處,當那些婦人與孩子們?yōu)榱吮H腥藗兊难a給,讓他們無后顧的戰(zhàn)斗,坦然懸于樹杈求死時,每個觀眾心里都會彌漫開令人震撼的對生命的拷問……
這部電影,很容易讓人想起另一部好萊塢史詩大片,梅爾·吉布森的《勇敢的心》(BraveHeart,片中結(jié)尾時分,主人公在被施刑的最后瞬間,仍然高喊著“Freedom”成為經(jīng)典中的經(jīng)典瞬間)。同樣的為生命尊嚴與民族自由而戰(zhàn),同樣的讓人唏噓的悲情苦難,同樣的雄渾濃烈、張揚粗厲,雄性荷爾蒙噴薄的電影。
當電影最初以雜耍的性質(zhì)被發(fā)明,并逐步走出早期的放映場所——馬戲大篷,開始探索自身敘事與表現(xiàn)潛力的潛能與空間,電影成為獨立藝術(shù)門類的應有尊嚴被電影人們努力樹立。
發(fā)展到這天,電影到底是什么呢?是“電影是夢,電視是窗”的虛擬“夢境”,是大眾消費的快餐商品,還是撫慰心靈的精神家園……。務必正視的事實是,這天很多影像是否還具有電影應有的品格,這都是一個問題!
《賽德克·巴萊》的導演魏德圣,一個堅持理想主義的電影“瘋子”,用試拍的小樣片去找投資,籌備多年才得以輾轉(zhuǎn)開拍,并多次因沒有預算而停機,竟抵押自己家產(chǎn),向前輩導演求救,就是要完成一段英雄史詩(民族史詩)的還原與記錄。跟那些高懸追求藝術(shù)大旗,頭頂國際大導名牌,動輒投資幾個億,錢是砸也砸不完燒也燒不盡,把個國恥(國難)放大異化,還起個香艷的名字拿來“廉價”(“高價”)販賣的電影導演們相比,導演魏德圣,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與作品品格還了電影應有的尊嚴,即使影片還有一些缺陷,但都絕不影響作品能夠帶給我們的力量,民族的力量!
賽德克巴萊影評精選(二):
對于《賽德克·巴萊》這樣一部耗費心血又較好地捕捉了歷史花火的影片來說,不論評論性的文字還是宣傳性的捧揚,都顯得蒼白無力。通常人們“想的太多,就失去做得興趣”,而該片導演魏德圣顯然出挑于一般人類,他思慮了很久很多,卻始終抱有付諸實踐的熱情與精神,他歷時12年的執(zhí)著追尋,令這部歷史題材大格局影片在成片時凝結(jié)出一種飽滿的精氣神,有一種蕩氣回腸的東西充溢其間,時不時地躍出來和觀眾們交流對視,雖然偶爾有用過勁的嫌疑,有那么點橫沖直撞,但瑕不掩瑜。
有人認為本片只是臺灣土著版的《阿凡達》,這種評價似乎趨于武斷,即便兩者有相似之處,也因這世上所謂禮貌對“野蠻”的碾壓摧毀收編改造方式的雷同所致。雖然本片存在著一些問題,如人物塑造表象化,部分情節(jié)少欠梳理,但《賽德克·巴萊》這樣一部影片對華人的光影制造而言,是有十足分量和深遠好處的。放眼這些年來華語世界的電影制作,在一部影片中涵蓋如此繁冗的信息量、龐大的人物譜并以中立的態(tài)度直視歷史沉疴和身份碰撞的,確不多。而該片在還原悲愴歷史事件和再現(xiàn)民族文化習俗方面相對客觀的做法,也值得贊許,同時,片中包含著超多的山林風光和運動鏡頭的調(diào)度,戰(zhàn)爭場面更是頻繁稠密而火光四射,所有這些攝制掌控難度,都讓觀眾對拍攝過小清新制作的魏導,刮目相看。
影片花費了一些時長來詮釋臺灣土著民族賽德克的精神與信仰,片中的馬赫坡首領莫那魯?shù)朗沁@種精神與信仰的傳承者,而此種傳承是以血脈親授的方式體現(xiàn)的,在骨子里,生于斯長于斯的莫那魯?shù)纻兪遣豢赡鼙粡氐渍鞣蔀楸慌壅叩。當日本人的長槍大炮殺到家門口時,一場力量懸殊的較量已然拉開了帷幕,最初抵抗的失敗,所謂的禮貌占據(jù)了原本美麗自由的家園,當獵鷹被關在籠中,當駿馬被拘于欄內(nèi)時,最后的反抗只是時機問題。
“只有愛與殺戮,依然真摯”(語出自迪倫馬特)。在禮貌的強勢與偽善面前,賽德克族的愛與殺戮來得真摯而熾熱,被約束的靈魂是枯竭的,片中那些渴望自由的話語,很能打動人,如“如果禮貌是要我們卑躬屈膝,那我就讓你們看見野蠻的驕傲。”無論抗爭還是自縊,賽德克族都秉持著靈魂的驕傲。“能夠輸?shù)羯眢w,但要贏得靈魂”的他們是抱著必死之心去戰(zhàn)斗的,關于彩虹橋的終極信仰,對自由獵場、自由精神的追求,讓他們甘于從容戰(zhàn)死。于是,久戰(zhàn)不勝的日本人采用腐蝕性炸彈這一滅絕人性的招數(shù),令這場力量懸殊的角力顯得尤為慘烈。片中女人的戲份不多,卻同樣撼動人心,為了節(jié)約有限的糧食,保留戰(zhàn)斗力,女人們在叢林中群眾自縊的悲壯,讓人肅然,也包括敵對方在內(nèi)。從某種好處上說,有堅定信仰的人是無敵的。
賽德克族對世世代代賴以生存的山林的守護是一種本能,“觸及本能者即觸及人性最深處,并能得到最及時的回應”(語出自愛默斯·布朗森·愛爾考特)。影片在臺灣本土票房的不俗,便說明了這一點,而本土票房的不俗還說明了一點,即當下臺灣本島意識的普遍認同感,這仿佛一種新的身份構(gòu)建過程,仿佛精神上的一次時空壓縮與回溯。不可否認,魏德圣有此種情結(jié),并在光影中完成了一次反芻,事實上,早在《海角七號》中,已經(jīng)有了相當層面的反芻,只是這一次,魏德圣走得更遠。
影片透過一個叫花岡一郎的賽德克人來表現(xiàn)對混亂身份的認知方式,這個在特殊歷史環(huán)境中被嫁接培植后具有雙重身份的人,似乎能夠說是對許多臺灣人身份形象的比擬;▽焕稍_奇斯,他的新身份新名字是日本人“以夷治夷”政策下的產(chǎn)物,這也是他對自身身份矛盾糾結(jié)的源頭,經(jīng)過20年的教化,這樣的身份卻始終讓他在族人和日本人之間處于兩頭堵的境地。當他卷入起義后,他選取了自殺,自殺的方式很值得玩味,穿著和服,用一把賽德克刀剖腹,死前用賽德克語和弟弟對話,但當?shù)艿苷f“切開吧,一刀切開你矛盾的肝腸,哪也別去了”這話之后,他說了句“阿里嘎多”。
片中的配樂很棒,土著民族特有的風情淋漓盡致地流淌在那些音符中,每當人物面臨重要抉擇和危難時,配唱便如一唱三嘆般的綿延流連,其中,莫那魯?shù)涝谒吅鸵言诓屎鐦虻母赣H的和聲對唱,和聲美妙,朗朗上口,體現(xiàn)了一種完美精神信仰的傳承。
賽德克巴萊影評精選(三):
<賽德克巴萊>是一部當之無愧的史詩電影。這部電影真實再現(xiàn)了一個歷史故事,那就是發(fā)生于1930的[霧社事件"。
1930年的臺灣正處在日本帝國主義的殖民統(tǒng)治之下。在當時臺中州能高郡的山區(qū)中,有一個美麗的地方,因其晨昏多為霧氣所籠罩,故被稱為[霧社"。在霧社的深山密林中,生活著彪悍的當?shù)赝林?-賽德克人。因為不堪忍受日本殖民者的壓迫,賽德克人在馬赫坡社(部落名)酋長莫那魯?shù)赖膸ьI下,于10月27日以[血祭祖靈"的名義起兵抗日。他們襲擊了警察所,殺死警察,奪取槍械彈藥。在整個起義過程中,殺死日本人134名,日軍動用大炮、催淚彈和毒氣彈,致使起義民眾大部死亡,完全失去了抵抗?jié)摿Γ鹆x失敗。
這部電影的名字源自賽德克語,[賽德克"是[人"的意思,[巴萊"是個形容詞,意為[真正的",[賽德克巴萊"就是[真正的人"的意思。如果說那條短片帶給我的是視覺和聽覺的盛宴的話,那么全集則帶給我一頓心靈和思想的饕餮大餐。當電影最后落下帷幕的時候,我才發(fā)現(xiàn)不知何時淚水已經(jīng)悄悄濡濕了我的衣襟。這部影片不僅僅帶給我們以久違的美景,也給我們的靈魂帶來了一次久違的洗禮。魏德圣和賽德克人給我們上了一堂人生大課,課題就叫做:什么才是真正的人
什么人,還有真假之分乍聽之下,這個問題似乎顯得太幼齒了。但細細忖度,我們就會發(fā)現(xiàn),其實這是一個十分深刻的問題。每個人都會死去,但并不是每個人都真正地活過。人之所以為人,最根本的不在于有人的形體,而在于擁有人的精神和氣質(zhì)。為肉體而活,便是假人,便是下品;為精神而活,便是真人,便是上品。也正因為如此,所以我們說,人無高低貴賤之分,卻有流品之別。
在這個世界上,尤其是在當今這個時代,很多人都只是在為形體而活,結(jié)果卻遺失了自己的精神。19世紀狄更斯的名言用在這天依然十分適宜: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這是智慧的年代,也是愚蠢的年代;這是信仰的時期,也是懷疑的時期;這是光明的季節(jié),也是黑暗的季節(jié);這是期望的春天,也是失望的冬天;人們面前應有盡有,人們面前一無所有;人們正在直登天堂,人們正在直落地獄--怪乎哉不怪!不怪!因為,人性恒久遠,歷史永流傳。
現(xiàn)代人的欲望太大太多太深,銀子、兒子、妻子、車子、房子五子登科尚嫌不足,整日里一門心思琢磨著如何使官位越大越好,權(quán)力越多越好,名聲越大越好,金錢越多越好,甚至具體到房子要在哪個城市,面積要有多大,有幾個小三,處于哪個年齡段,畢業(yè)自哪所高等院校,三圍是多少一顆心被裝得滿滿的,恨不得還要有三頭六臂,千變?nèi)f化,分身有術(shù),一任你吞天食地,為所欲為。但心裝得滿了,分量也就重了,走在人生的路上自然也就不能閑庭信步、任意東西了。所以,人們在瘋狂攫取的同時,還經(jīng)常抱怨自己活得太疲憊,活得太空虛。
叔本華概括得好:人生的本質(zhì)就是痛苦與無聊,其根源在于無止境的欲望。欲望得到滿足,人就會無聊;欲望得不到滿足,人就會痛苦。所以,人的一生,總是搖擺于痛苦與無聊之間。沒錯,我們活得疲憊,活得空虛,活得痛苦,活得無聊,其根因就在于我們想要的東西太多了。但是,很少有人會思考,我們熱衷追逐的這些個東西真得能給我們帶來幸福與快樂嗎事實上,很多東西的獲得恰恰是以幸福與快樂作為代價的。
事實就是如此,我們念念于茲,汲汲于斯,情思縈逗,纏綿固結(jié),一任時間在日復一日的百無聊賴中隨恨水東逝。當小正太熬成了方仲永,當小蘿莉熬成了祥林嫂,我們才驚覺,這一生始終是[眼前道路無經(jīng)緯,皮里春秋空黑黃",始終是[熙來攘往眾生笑,黯然銷魂無故人",始終是[焦首朝朝還暮暮,煎心日日復年年",始終是[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直到這時,我們才明白什么叫[無窮名利無窮恨,有限光陰有限身",什么叫[白云飄兮輕若絮,生如夢兮淡若云",什么叫[人生如霧亦如夢,緣生緣滅還自在",什么叫[皇圖霸業(yè)談笑間,不勝人間一場醉",便會后悔當初為何不[光陰荏苒須當惜,風雨陰晴任變遷",為何不[身在萬物中,心在萬物上",為何不[若能一切隨它去,便是世間自在人",為何不[一任他人情反復,世態(tài)炎涼,優(yōu)游閑歲月,瀟灑度時光"只可惜,為時晚矣,離合悲歡,興衰際遇,到頭一夢,萬境歸空,結(jié)果只能是[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于是乎,我們就會抱怨,抱怨生活和我們開了一個大大的玩笑,讓我們像一只撲火的飛蛾般,忙忙碌碌地去追逐,忙忙碌碌地去鉆營,結(jié)果卻在不停的忙碌中迷失了正確的方向。其實,怨天怨地怨他人都是不對,所有一切都是我們自己造成的。怨,或者不怨,生活就在那里,不悲不喜;恨,或者不恨,幸福就在那里,不來不去;惱,或者不惱,快樂就在那里,不增不減。我們不應怨天尤人,是錯亂的欲望遮蔽了我們的心智,讓我們迷失了方向,丟掉了幸福。一言以蔽之: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錯誤的東西。那什么才是正確的東西
精神!那么,精神的內(nèi)涵又是什么<賽德克巴萊>給了我們一個答案:尊嚴和自由。
在很多觀眾的眼中,賽德克人是傻的。他們排斥先進的禮貌,醉心于血祭祖靈等古老而野蠻的習俗,明知敵我實力過分懸殊,卻仍舊不管不顧地迎了上去,流血,甚至犧牲,只是為了要做一個賽德克巴萊,要做一個所謂的真正的人。但我卻覺得,賽德克人活得簡約而不簡單。他們實是一群純粹的人,一群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在他們看來,人生最重要的東西就是兩樣:一曰尊嚴,二曰自由。捍衛(wèi)了尊嚴和自由的人,才是賽德克巴萊,才是真正的人。為了捍衛(wèi)尊嚴和自由,即便丟掉性命,也在所不惜。正如莫那魯?shù)滥蔷鋽S地有聲、振聾發(fā)聵的話語:[真正的人,能夠輸?shù)羯眢w,但必須要贏得靈魂。"日本殖民者在霧社地區(qū)大肆開發(fā)森林資源,以低廉的價格脅迫賽德克人從事繁重的勞役工作。賽德克人的生活空間及狩獵空間受到了嚴格的限制。不僅僅如此,日本人還時常玩弄賽德克婦女,甚至欺騙她們到日本充當娼妓。這就使得賽德克人對日本人的仇恨與日俱增。馬赫坡社酋長莫那魯?shù)缹Υ松钜詾楹,決心起兵反抗。當然,在起兵之初,也有不同的聲音發(fā)出。
比如,身為日本山地警察之一的賽德克青年達奇斯納維就以前問莫那魯?shù)?[頭目,被日本人統(tǒng)治不好嗎我們此刻禮貌地過生活,有教育所,有郵局,不必再像從前一樣靠野蠻的獵殺才能生存。被日本人統(tǒng)治不好嗎"莫那魯?shù)婪磫柕?[被日本人統(tǒng)治好嗎男人被迫彎腰搬木頭,女人被迫跪著幫傭陪酒,該領的錢全進了日本警察的口袋。郵局,商店,學校--什么時候讓族人的生活過得更好反倒讓他們看見自己有多貧窮了!"應對達奇斯納維的第二次質(zhì)疑,莫那魯?shù)罃蒯斀罔F地回道:[日本人比森林里的樹葉還要茂密,比濁水溪里的石頭還有多,但我反抗的決心比奇萊山還要堅定!如果你的禮貌是叫我們卑躬屈膝,那我就讓你們看見野蠻的驕傲!"為了捍衛(wèi)部族的自由和尊嚴,賽德克六個社在莫那魯?shù)赖膸ьI下,毅然決然地豎起了抗日的旗幟。最后,這六個部族幾近滅族。從軍事作戰(zhàn)的角度而言,賽德克人無疑是輸了。但是,我要說,何以成敗論英雄這群英勇的賽德克人,雖敗猶榮,雖死猶生,倒下的是肉體,站立起來的卻是精神,一種為捍衛(wèi)自由和尊嚴不屈不撓、不畏犧牲的精神。正如影片結(jié)尾,一群賽德克巴萊高唱著祖先的歌謠,走過彩虹橋,走向祖靈地。
這部影片告訴了我們一個簡單卻真實的道理:英雄其實離我們并不遙遠。只要能活出自己的尊嚴和自由,人人皆可成為英雄。自由和尊嚴就是我們的彩虹橋,幸福就是我們的祖靈地。生活在今日的世界上,心靈的寧靜不易得。這個世界既充滿著機會,也充滿著壓力。機會誘惑人去嘗試,壓力逼迫人去奮斗,都使人難以靜下心來。其實,這些都是人生所必要的經(jīng)歷。所需防止的是,在世界上風風火火,渾渾噩噩,結(jié)果卻迷失了通向心靈之家的路途。因此,我們十分有必要給自己的精神設定一個坐標,自由為橫,尊嚴為縱。只要有了這個精神坐標,無論走多遠,我們都能找到回家的路。
愿人人都能活出賽德克巴萊的風采!
賽德克巴萊影評精選(四):
賽德克·巴萊:真正的抗戰(zhàn)史詩
賽德克·巴萊Warriorsoftherainbow(2012)劇照#04賽德克·巴萊Warriorsoftherainbow(2012)劇照#10
即便是大陸上映的版本只有一部,是由上下兩部剪成的單部曲,《賽德克·巴萊》仍然值得一看。尤其是此刻。有新聞說,《賽德克·巴萊》雖然口碑好,但市場的無情還是讓電影院的排片銳減,即便是剩下的排片表,也處于不利的時間。對于才剛上映的《賽德克·巴萊》來說,這不是一個好消息。這樣下去,說不好那天就悄然下線了。所以說,對于史詩性的大片愛好者來說,要去看的話,得趁早。
《賽德克·巴萊》講訴的是一個讓人熱血沸騰的故事,以及一群讓人敬佩不已的種族。具體事件是在歷史真實發(fā)生過的臺灣抗日的“霧社事件”。而主導“霧社事件”的就是臺灣的一個少數(shù)民族及賽德克族。對于賽德克族,大陸人了解的很少。因為官方的教科書上一般將臺灣南部的少數(shù)民族統(tǒng)稱為高山族,像張惠妹就是大家所熟知的高山族。但對于高山族這個說法,目前也只有大陸在使用,而臺灣則在1954年就已正式停用這個說法,而將高山族群下面的不同群組具體分為了13個具體的民族。其中賽德克及為其中之一,而且賽德克族的最終被確認是2008年,能夠說是一個“嶄新”的民族,此前則被計算為泰雅族的一支,而張惠妹則屬于卑南族。除了卑南族與賽德克族,其他高山族的族群名字分別為泰雅、賽夏、布農(nóng)、鄒族、魯凱、排灣、阿美、達悟-邵族、邵族、噶瑪蘭族、太魯閣族、撒奇萊雅族。而即便是最新被承認的賽德克族,也分為東賽德克與西賽德克,東賽德克包括木瓜、桃賽、太魯閣三個群組(太魯閣本屬于賽德克族,但卻先于賽德克族被承認之前于2004年獨立成族)。西賽德克包括霧社、道澤、德魯固三個群組!顿惖驴·巴萊》講述的就是霧社群組內(nèi)的故事,而即便是霧社,也被分為了12個部落,即波阿倫、斯庫、塔羅灣、荷戈、
馬赫坡、羅多夫、卡滋庫、塔卡南、巴蘭、布卡山、東眼、西寶等12個社,而其中的布卡山社于1925年并入了馬赫坡社,至1930年霧社事件時,實則有11社,而參加的則有馬赫坡、塔羅灣、波阿倫、斯庫、荷戈、羅多夫6個社參與,參與戰(zhàn)士共計300余人。
霧社事件,如果電影以此為名的話,可能會更為人所知一點。但導演魏德圣堅持用《賽德克·巴萊》的名字,雖則讓人有些費解,但的確更貼合影片的宗旨。賽德克是民族,而巴萊則是“真正的”意思,聯(lián)合起來就是“真正的賽德克族人”,有些真漢子、真爺們的意味。無論電影還是歷史事實中,發(fā)生在1930年10月27始的“霧社事件”的領導者都是莫那·魯?shù),他是賽德克族馬赫坡社的頭領,也是整個事件的組織者與領導者。
論及霧社事件何以發(fā)生,則又務必往前回溯。早在1871年,即有60多名琉球人乘船遭遇臺風,漂流到臺灣南部登陸,其中54人被臺灣土著居民殺害。日本以此向清政府發(fā)難,而此時的清政府,依舊認為臺灣原住民“故且置化外”、“皆不服王化”,等于是不承認這些生番是大清的臣民。于是日本人鉆了空子,組建軍隊對臺灣南部的生番進行討伐。當然大清既不承認生番是大清臣民,也不容日本人胡來,于是派福建船政大臣沈葆楨前往交涉,日本人退走,并敲詐大清50萬兩白銀。日本人也由此摸清了大清對于臺灣的大致態(tài)度,于是在1895年的甲午中日海戰(zhàn)后,正式提出將割占整個臺灣。戰(zhàn)敗的大清不得不屈服,于是臺灣進入了50年的日劇時代。作為殖民者到來的日本人,對待臺灣的漢人及原住民的態(tài)度是大不一樣的。在他們眼里的高山族人都是生番,是尚未開化的野蠻人。在日本人登陸臺灣后,立即便受到各種抵抗,包括生蕃人的抵抗。在1897年,為勘查臺灣東西橫貫公路路線,深堀大尉一行14人,由埔里進入霧社,最后在天池一帶為原住民所殺害。日方對此感到十分震驚,遂對霧社地區(qū)采取生計大封鎖的政策。至1901年,即對霧社進行武力討伐,1902年,雙方交戰(zhàn)與入止關,雙方死傷嚴重。同時日本不斷挑起不同部落或民族之間的爭斗,就此整
體減弱原住民的勢力。這些戰(zhàn)斗,年輕的莫那·魯?shù)蓝加袇⑴c。二次同時,為了統(tǒng)治,日本人對包括賽德克族等的原住民進行殖民化教育,是為“理藩”,一舉要求這些少數(shù)民族斷絕民族習俗及生活習性,這導致了原住民極大的不滿。作為“理藩”的一部分,在日本的明治44年(1911年),曾舉行日本內(nèi)地觀光,統(tǒng)治當局邀請霧社地區(qū)重要部落頭目前往,巴蘭社頭目瓦力斯·姆尼、荷戈社頭目塔道·諾干、馬赫坡頭目莫那·魯?shù)蓝荚谑苎。日本人的本意是為了讓這些野蠻人見識一下現(xiàn)代禮貌,但在這些賽德克族人的眼里,卻發(fā)現(xiàn)了自己是多么的落后,并由此產(chǎn)生了極強的民族精神。
而1930年霧社事件的具體發(fā)生,在這天看起來則有些簡單。1930年10月7日,位于霧社臺地的馬赫坡社舉行一場婚宴,適逢當?shù)氐娜毡抉v警吉村克己與同僚飄過,馬赫坡社頭目莫那·魯?shù)赖拈L子塔達歐·莫那想向吉村敬酒,卻被吉村以“厭惡那不潔的筵席”為由拒絕,“要將被握住的手甩開”,并以警棍敲打塔達歐·莫那敬酒的手。日本警察的傲慢態(tài)度引發(fā)了他與馬赫坡社內(nèi)男子的斗毆,吉村也因此負傷。這就是日本警方記錄下來的“敬酒風波”的全過程。這場“敬酒風波”成了霧社事件的導火索。事后,雖然頭目莫那·魯?shù)烙H自率領族人帶著自己釀的酒前往吉村處謝罪,但吉村不肯理解道歉,并呈報上級。當時毆警之罪相當重,卷入事件的原住民除了心懷新仇舊恨外,也深恐日本警察報復,終而決定起事。而早在1920和1925年他就曾兩度密謀抗日,都因消息走漏,告于失敗。這次起事,之所以定于10月27日,是臺灣總督府為紀念死于乙未戰(zhàn)爭的北白川宮能久親王舉行臺灣神社祭,霧社公學校舉行聯(lián)合運動會。此時警備松弛,正是起事的好機會。(北白川宮能久親王死于乙未1895年的事,則可參見另外一部反映臺灣客家人抵抗日本人進入臺灣的電影《一八九五》,也是一部十分不錯的片子。)10月27日凌晨,賽德克族人從馬赫坡社開始行動,首
先殺死了馬赫波駐在所與制材所的駐警3人。然后聚集起來,殺往霧社公學校,并在此進行了慘烈的屠殺。稍后,起義原住民繼續(xù)襲擊霧社周邊的日警駐在所,但各地駐警多半逃離或?qū),攻擊行動約持續(xù)到下午3點才告一段落,但賽德克族人仍在霧社鎮(zhèn)上進行了一整天的日人住宅物品搶奪與生還者補殺。賽德克族起事部落表現(xiàn)出很強的針對性,明確以日籍人士為攻擊對象,當天共殺死134名日本官員、家長、學童,重傷26名。有兩名漢族人,因穿和服而被誤殺,另一著和服的泰雅族女性也遭刺傷。
件爆發(fā)后,總督震驚,他立即下令采取軍事行動,調(diào)派臺灣各地軍警部隊進攻霧社;同時,基于“以夷制夷”的策略,力主其他和莫那·魯?shù)罃硨Φ脑∶癯洚數(shù)谝痪鎮(zhèn)壓武裝部隊。賽德克起事族人遂由攻轉(zhuǎn)守,進入了山區(qū)。此后戰(zhàn)斗進行了40余天。10月31日,日本對反抗原住民發(fā)動軍警部隊協(xié)同總攻擊,荷戈社頭目塔道·諾干于指揮作戰(zhàn)的過程中,不幸戰(zhàn)死。11月4日,莫那·魯?shù)来巫影退髂窃趭^戰(zhàn)中被日人擊中右腮,血流不止,他命令戰(zhàn)友砍下其首級,以減輕其痛苦。11月5日,臺灣軍臺南安達大隊,在馬赫坡社東南方高地附近,與賽德克族人爆發(fā)激戰(zhàn),由于此戰(zhàn)傷亡過大,起義原住民最終退守馬赫坡絕壁。日本軍警也改變了策略,改善攻為封鎖,并施放了毒氣彈。11月11日,協(xié)同鎮(zhèn)壓賽德克族起事諸社的道澤群群屯巴拉社頭目鐵木1瓦力斯帶隊與荷戈社、羅多夫社人員展開戰(zhàn)斗,鐵木·瓦力斯于此戰(zhàn)役中喪生,這也為日后第二次霧社事件埋下遠因。12月初,莫那·魯?shù)酪姶髣菀讶,令妻巴?middot;瓦利斯在耕作小屋自縊,自己槍殺兩名孫子,棄尸于耕作小屋,連同妻子的尸體一同放火焚燒。最后,他帶著三八式騎銃,獨自進入深山,在大斷崖飲彈自殺,4年后的1933年才為人所發(fā)現(xiàn)。12月8日,莫那·魯?shù)琅畠厚R紅·莫那攜酒前往勸降其兄達多
·莫那,達多·莫那不為所動,酒宴后與妹訣別,最后選取在巖窟中壯烈成仁,至此才結(jié)束日方軍警大規(guī)模的討伐行動。次年4月,第二次“霧社事件”爆發(fā)。這次“霧社事件”是親日的“味方蕃”即前面提到的道澤群族等與賽德克遺族之間的戰(zhàn)斗,日本人在中間進行挑唆,是導致第二次“霧社事件”的主要原因。第二次霧社事件共導致216名賽德克人被殺或自殺。經(jīng)過多方被整之后,舉事的6個社共計1236人,至1937年,最后6社遺族僅剩老弱婦孺230余人。
《賽德克·巴萊》完全站在了民族敘事的立場,全面展示了賽德克族人的生活面貌、生活習性及圖騰崇拜心理,并將重心放在了霧社事件上,全景式地展示了賽德克民族史上最為悲慘的一幕。正如片中所言,在戰(zhàn)斗之初,莫那·魯?shù)辣忝靼讘?zhàn)爭的結(jié)果只有一個,就是失敗并戰(zhàn)死,但他還是舉事了。為何選取這樣的飛蛾撲火的行為,片中用的花岡二郎問莫那·魯?shù),日本人有飛機大炮,我們能贏得什么呢?莫那·魯?shù)勒f:贏得驕傲!用鮮血與死亡去換取最后的驕傲與尊嚴,這樣的一個民族是值得人尊敬的。賽德克人,他所代表的那種不畏強暴的精神,讓人敬佩,也讓人看得熱血沸騰。
當然,有關這部電影的話還有很多。比如它的敘事角度,完全摒棄了臺灣的國語,全片全部用賽德克語拍攝,加以必要的日語。而這種民間敘事的拍攝手法,大陸其實也有,就是姜文導演的《鬼子來了》,但在大陸卻不為官方所容。官方壟斷了抗日的敘事方式,然后制造出了超多毫無特色的宏大敘事。我們即看不到《一八九五》,也看不到《賽德克·巴萊》的佳作,只能看《抗日奇?zhèn)b》、《舉起手來》這種意淫無限的垃圾片。也是一種莫大的悲哀。
賽德克巴萊影評精選(五):
在沒有看賽德克˙巴萊這部電影之前,霧社對我來說只是一個地名,而霧社事件更只是一個模糊的印象,大概就跟盧溝橋事變一樣,是個以前在歷史課本出現(xiàn)過的名詞,但也就僅止於此了。
最近,我很喜愛的一位導演,魏德圣先生便以此為題材拍出了膾炙人口的電影,原先霧社事件描述的是臺灣被日本殖民的時代,原住民飽受欺壓,莫那魯?shù)赖榷辔活^目雖然曾見過日本的船堅炮利,但在日本警察蠻橫無理、咄咄相逼的狀況下,自族人生命的延續(xù)及維護祖靈的尊嚴之間做出了抉擇。
魏導鏡頭下的霧社事件,沒有是非對錯,只有前因後果,讓所有的觀眾了解到每個主角在歷史中的定位,而他們又為何做出了這樣的決定,獵場是原住民一切生活所需的來源,所以獵場絕對不能夠被外族侵犯,也因為這樣的特性,使部落與部落之間產(chǎn)生了嫌隙。
在這部電影中,重重的刻畫了好幾個人物內(nèi)心的沖突,花岡一郎、二郎雖然是原住民,卻理解了日式教育并擔任日本警察,在日本人心中他們是原住民,但在原住民心中他們卻是日本人的走狗;莫那魯?shù)阑蚱渌柯涞念^目,在族人的眼中都是怕事的懦夫,但他們其實是為了族群的延續(xù),而做出忍耐的決定;日本跟原民通婚的家庭中,他們既是夫妻,卻又處在敵對的陣營,雖然已經(jīng)共組家庭,但是當戰(zhàn)況緊繃時,彼此的信任頓時瓦解,這一幕雖然只有短短的幾秒,卻深深的呈現(xiàn)了通婚手段的殘忍及無奈。
而這其中,最感動我的片段,莫過於是賽德克族的婦孺,為了給族里的英雄最大的支持,紛紛自盡以減少食物的浪費,而一郎跟二郎既不愿正面反抗日本人,也不能違背族人的期許,所以選取了自我了斷,甚至一郎還以日本武士道的切腹作為自盡的手段,這些畫面不僅僅沖擊了觀眾的心,連敵人的斗志也擊潰了,就可得知,這一切是多麼的偉大而壯烈。
看完了賽德克˙巴萊,除了徹底了解霧社事件的始末,體會到領導者的深思熟慮即戰(zhàn)爭的殘酷,但是更讓我佩服的,是魏導大膽的晉用了許多素人演員,而且拍攝場景都是取自於我們最熟悉但又很陌生的臺灣,讓我們了解到,臺灣的歷史,臺灣的美,臺灣人的專業(yè),更鼓勵了初出茅廬的我們,只要具備專業(yè)再加上用心,人人都能夠拍出流芳千古的作品!所以我們此刻更要好好充實自己的專業(yè)潛力,不好高騖遠,確立方向之後,做就對了!
賽德克巴萊影評精選(六):
前幾天看了一部電影《賽德克巴萊》,講述了臺灣經(jīng)馬關條約被割舍后,臺灣霧社與日本人對抗的事跡,這一事件在歷史上也有講述。
這部電影從兩個視角入手,土著人和日本人,主要是以霧社土著的視角演繹了全片,土著人各個部落之間的對弈,是為了追求榮譽與食物;土著與日本人之間的對抗,為了自尊與救贖,為了在死后能夠抵達“彩虹橋”(一個能夠讓土著人死后心靈得以凈化的圣地)。
在土著人自己的博弈中,每個部落的人都會高喊“血祭祖靈”這深深的體現(xiàn)了土著人自己的文化,他們部落之間的對抗并非是仇恨,而是一種生活的態(tài)度和競爭,輸了的就是死亡,靈魂的超脫。當然,每個人都是自私的,就像電影中道澤部落的鐵木瓦利斯頭目,在年幼時被莫納頭目一次的威脅,成為其心理陰影,直到與日本人作戰(zhàn)時,為一己之私協(xié)部落戰(zhàn)士與日本人聯(lián)手擊殺土著聯(lián)軍?吹侥抢,我不禁想起了此刻工作的事來,好多電影里都有演繹出這種為一己之私不顧團體利益的人,他們結(jié)局都是很凄慘的。果然,鐵木最終在對抗中死在了莫納兒子的刀下,也是在死的瞬間,或許吧,在我的理解中,我覺得他明悟了。
土著人自己的對抗只是被電影導演化作了一個精細的片面,而主要演繹的還是與日本人之間的對抗。電影中,日本人占領臺灣后用的是同化的辦法,力求用最小的代價徹底征服臺灣,讓臺灣人成為日本人,著相對是成功的,在電影中也表現(xiàn)出了土著人與日本人的和諧,少數(shù)人與日本人通婚、學習日語等。但是,就像土著有鐵木這樣的頭領一樣,日本人也不乏類似的人。一個日本小軍官,從其本性中瞧不起土著,欺負土著。在莫納兒子結(jié)婚的時候,跑出來挑釁被土著毆打,最終成了兩方對抗的導火索,之后戰(zhàn)斗就開始了。
戰(zhàn)爭很慘烈,土著女人為了男人能夠無后顧之憂,除孕婦外(電影中日本人不殺孕婦)全部自縊。莫納首領說“謝謝你們女人和孩子,是你們成就了男人的靈魂”。土著三百戰(zhàn)士全部死亡,戰(zhàn)死或者自縊,沒有俘虜。一位日本軍部的軍官說了這樣的話“為什么我會在臺灣看到消失了幾百年的武士道精神?是那里的櫻花更加燦爛嗎?”
電影即將結(jié)束的時候,在那彩虹橋上出現(xiàn)了莫納和他的300戰(zhàn)士,靈魂的超脫用一種意會的感覺在這一刻完美的演繹出來。心存信念,死并不可怕。
賽德克巴萊影評精選(七):
《賽德克巴萊》:震撼人心的史詩巨作
如果禮貌是叫我們卑躬屈漆,那我就帶你們驕傲的野蠻到底。
——莫那魯?shù)?/p>
《賽德克巴萊》是臺灣導演魏德圣執(zhí)導,吳宇森監(jiān)制的一部史詩巨作。該片籌劃長達十二年、跨國動員兩萬人拍攝。不僅僅還原了那段被人忽略的歷史,更是在人們精神信仰嚴重匱乏的這天猶如一劑良藥。
電影從1895年中日簽訂《馬關條約》,臺灣淪為日本殖民地開始講起。在一場狩獵活動中我們看到了青年時期的莫那魯?shù),伴隨著振奮人心的擊打樂,將莫那魯?shù)赖挠⒂卤憩F(xiàn)的淋漓盡致。在敵方陣營取得敵方首級,這是莫那魯?shù)莱蔀槟腥耍玫阶迦俗鹁吹牡谝徊。不久,日本人得知到了這塊得天獨厚,物產(chǎn)豐富的寶地,打算進一步開發(fā)。日本人在淪陷區(qū)實施了奴化教育,對賽德克人進行著非人的摧殘。而頑強不屈的賽德克人一忍就是三十多年;趯φ鎸嵉“霧設事件”的還原,導演并沒有進行夸張化處理,而是透過一個部落的興衰直至滅亡和人物的轉(zhuǎn)變過程來讓歷史重現(xiàn)。故事結(jié)束在1930年秋末冬初,鮮血染紅了未到季節(jié)開放的櫻花,這群賽德克人犧牲了身體,贏得靈魂。
導演吳宇森贊美說:“《賽德克·巴萊》喚起了我們以前遺忘的、忽略的這段發(fā)生在臺灣土地上的歷史,是臺灣第一部真正史詩般的電影,也是全人類或全世界都會感動的故事!”。“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對這一群真正的賽德克人來說,他們雖死由榮。影片前半段著力描述他們的信仰,圖騰,以及他們自由的生活和自由的靈魂在屬于他們的獵場盡情的奔跑。中間部分刻畫的是日本人對他們的摧殘,自由的靈魂受到扼殺,男人不再英勇打獵,而是整天干寫搬運木頭的苦力活,女人不再編制甚至成為了鬼子下半身的發(fā)泄工具,小孩也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最后,日本人殘暴的做法激起了賽德克人的反抗。三百名賽德克人對抗千余日本官兵,利刀步槍對抗著飛機大炮,結(jié)局可想而知。他們的悲壯提升了他們的格調(diào),賽德克人血戰(zhàn)日軍的光輝歷史,將永遠的載入史冊,被人們銘記。他們是真正的英雄,真正的武士,真正的賽德克人。
除了英勇獻義的武士精神和氣勢宏大的戰(zhàn)爭場面外,本片中的配樂也是相當精彩,獲得臺灣金馬最佳原創(chuàng)電影音樂,最佳音效大獎。全片始終彌漫著臺灣本土味的山歌,或是結(jié)婚時互相圍繞著盡情的載歌載舞,或是陷入絕境時安撫人心的低吟……印象最深的是頭目莫那魯?shù)赖娜胃璩。第一次是在樹林里砍伐時,大雨中見到了彩虹,莫那魯?shù)酪粨]斧子,族人立刻迎合這歌。(我們的勇士們啊,是真正的勇士,決死如紛飛的落葉,決死如干枯的樹枝)莫那既是在告訴他們堅持下去,同時又提醒他們不忘自己勇士的身份。第二次是莫那同族人決定背水一戰(zhàn),奮起一激后在河邊又見到了彩虹,這時莫那在虛幻中看到了已故的父親。(我曾英勇守護的山林,我來到那里,這是我們的山喲,這是我們的溪,我愿為此付出生命)我們看到莫那對這片土地愛的那么深沉。第三次是在敗局已定的狀況下,莫那看見日本人從空撒下的要求他們的投降書,應對絕境,莫那邁著熟悉的舞步,跳完最后一支舞。(我是莫那魯?shù)绬,看我腳步所邁開的道路,誰也無法阻擋我們,決死的勇士啊,看我們這天帶著首級來了,像松樹嫩芽般真正的勇士。┻@首歌仿佛也帶我們回到日軍侵略以前,他還是那個英勇無敵,力拔山河的莫那,他們?nèi)匀贿^著農(nóng)耕,打獵的原始幸福生活,只
但是這一切隨著小日本的到來全破滅了。英雄的陌路絕唱,這首歌將莫那的悲壯升級。從他身上我們看到的不是項羽那種窮途末路的英雄悲哀,而是一個真正的賽德克人用身體驕傲的贏得靈魂。
在人物塑造上,最成功的當數(shù)莫那魯?shù),同時他也是這部電影中的靈魂人物。青年時期的莫那魯?shù)缽埧、驕傲、勇敢,中年則是沉穩(wěn)、謀略中帶著殺氣。正如花岡一郎所說那樣:“他藏在披風后面的手是隨時握刀準備獵殺的,他是不可能被馴服的”。明知反抗敵人的結(jié)果是九死一生,但是為了遺失的信仰和圖騰,他選取奮起一搏。除此之外還有少年巴萬,我們看到少年巴萬像極了青年時期的莫那魯?shù),無論是在水中與猛獸搏斗,還是不羈的那股眼神,或者是膽識和謀略。巴萬作為一名正在理解教育的少年,他直接代表的是賽德克族的下一代,我想導演給足巴萬的戲份,一是強調(diào)賽德克人的精神是不會熄滅的,他們是真正的勇士,一代傳承著一代,另一點是突出的是全名抗戰(zhàn)。還有兩名山地警察,他們夾雜在禮貌與野蠻之間,深知野蠻背后蘊含的是信仰與自由的靈魂,禮貌背后卻是吃人的野蠻。在這張不被認同的臉面前,他們只能選取幫忙將野蠻進行到底或者是帶著禮貌偽善的面具。最后他們選取了前者,對他們而言并不是輸了身體,贏得靈魂,而是在一種復雜的身份中找到了真我。
魯迅先生曾說過:“杯具,就是把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比起戰(zhàn)士們的沖鋒陷陣,更讓我震撼的是婦女們的群眾自殺,他們的大義,他們的勇敢,他們用血染紅了那片森林。他們的肉身吊在了樹枝上,但他們的靈魂早已飛過了彩虹橋。寧愿站著死,絕不跪著生。寧愿走投無路下自殺祭祖,也不愿成為敵人玩弄的工具,這才是賽德克人。影片結(jié)束時,我們看到了彩虹橋,一群英勇的賽德克人驕傲的哼唱著山歌走向彼端。他們用身體贏得了靈魂。
也許是因為“特殊國情”的關系,反侵略戰(zhàn)爭的電影并不少見,比如早期的《地道戰(zhàn)》和香港的《十月圍城》等,但幾乎沒有一部電影能和《賽德克巴萊》相比,它不同于《十月圍城》主要突出小人物的犧牲精神,和舍生取義的民族大義。而是以一個部落的興衰滅亡折射出臺灣,他們被迫割讓,被迫理解著敵人的奴化教育,被迫著做一切不愿意做的事,他們也曾反抗過,斗爭過,壓榨過。直至1945年日本戰(zhàn)敗,臺灣光復才洗清了百年的奇恥大辱,只期望一切災難都已經(jīng)過去,臺灣這個受盡驚嚇與折磨的孩子就應好好歇歇,選取自己的道路。
對于這樣一部真誠、真實又震撼人心的作品,任何言語在它面前都會顯得蒼白無力,我們能做的就是走進電影院,感受一次心靈的震撼。聽,賽德克人又唱起了熟悉的歌謠:“孩子們,在通往祖靈之家的彩虹橋頂端,還有一座肥美的獵場!我們的祖先們可都還在那兒吶!那片只有英勇的靈魂才能進入的獵場,絕對不能失去……族人啊,我的族人!獵取敵人的首級吧!霧社高山的獵場我們是守不住了……用鮮血洗凈靈魂,進入彩虹橋,進入祖先永遠的靈魂獵場吧…”。
賽德克巴萊影評精選(八):
賽德克·巴萊——血淚民族的末世挽歌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畫面中淋漓的鮮血,使我想起嘉定三屠、揚州十日這些慘痛字眼。
征服與反征服,對于我們這個民族并不陌生,五千年中國歷史,就是一部推翻與被推翻、征服與反征服的歷史。無論征服者還是被征服者,二者心理的鴻溝恰如天塹,“如果你的禮貌是叫我卑躬屈膝,那我就帶你們看見野蠻的驕傲”,其實此事,最無關野蠻或禮貌,而關乎一個民族最后的尊嚴。
當世界時間定位于格林尼治時間,這個星球上所有民族,務必校正自身坐標,義無反顧地迎接“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走向現(xiàn)代禮貌,否則,面臨的將是滅頂之災。莫那魯?shù)溃鳛橘惖驴嗣褡宓哪┦朗最I,內(nèi)心承受極大煎熬。一方面,他以前日本,理解過現(xiàn)代禮貌的洗禮,這是作為征服者的日本送給這些野蠻人的“饋贈”,然而對于如何帶領族人走向現(xiàn)代禮貌,莫那魯?shù)绤s束手無策,日本游歷的經(jīng)歷只能徒增“認識到我們是多么可憐”。另一方面,他務必承擔起在日本人高危統(tǒng)治下保護族人的重任,這個昔日勇冠全族的漢子不得不一次次委曲求全,在最后飛蛾撲火般的出草中涅槃,捍衛(wèi)著民族的精神圖騰。
一名賽德克族的巡警愴然說到,“等20年,孩子長大后或許能夠融入日本,融入主流”。莫那魯?shù)婪磫枺?ldquo;到那時,還有沒有賽德克族?”
然而,歷史總是有其自身發(fā)展邏輯,禮貌吞噬野蠻,先進吞噬落后。天行有常,莫那魯?shù),只是在用自己最后的力量做了一個男人該做的事情,譜寫了一曲血淚民族的末世挽歌。
壯士白發(fā),整頓家族事未了。
滿眼子弟,徘徊蓬門我何如?
來源:網(wǎng)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chǎn)生版權(quán)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